10日在家中接受采访时,身体硬朗的孙晋良敬了个军礼。
孙晋良给别人送他的东西列了个单子。
1937年,17岁的孙晋良去往南京参加救护,亲历南京大屠杀。作为我省目前所知唯一健在的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老兵,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前的12月10日,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与大多数抗战老兵一样,94岁的孙晋良即使忘了近两年发生的事情,也忘不了抗日战争时的艰难岁月。难得的是,乐观豁达的他毫不避讳向年轻人讲起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他说,痛苦都在心里,唯有知足让人活得踏实。
文/片 本报记者 许亚薇
比起从前
如今的生活已经很好
10日上午,济宁微山县下着小雨,在韩庄镇小房头村独居的孙晋良老人家中没生炉子,有些阴冷。老人说,见外面下雨没下雪,觉得不冷就没生。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可以自己生火做饭,偶尔出门遛遛。
老人家里陈设简单,除了一台18寸电视机、一台老式录音机、一台崭新的空调以外,没有任何家电。但是,墙上的毛笔字和三面锦旗却异常醒目,上书“抗日功臣 黄埔老将”、“民族英雄 抗战老兵”等字。
在孙晋良看来,比起从前,如今的生活已经很好,“我很知足”是他重复很多遍的话。
上午9点左右找到老人的家里时,他刚刚抹着嘴巴吃完早饭。老人笑着说,前一天晚上看电视到10点,所以早上8点多才起床,因为心宽,所以睡眠很好。
家人会时常去看独居的孙晋良,送去吃的。他说,自己吃饭清淡,很难与年轻人吃到一起,很少吃肉,喜欢南瓜胡萝卜和芋头,盐和油也吃得少,糖更是从来不碰。“除了心宽,这可能也是长寿的原因之一。”老人的孙子孙涵说。
13日是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最近有不少人到老人家里拜访。仅仅10日上午,孙晋良便接待了三拨访客。中午时分,关爱老兵网滕州地区的联系人时俊海说,老人家年纪大了,来访最好提前告知,最好将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陪老人聊聊天是好的,但不要让老人觉得累。”
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都是活着的历史,除了重大节日,他们更希望获得日常的交流和倾听。
不辞而别
坐上火车去南京
孙晋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除了为抗日而走出家乡的11年,他的生活从未离开过山东这片土地,讲述也就从韩庄镇开始。
“我是农民出身,家里是种地的。”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路过韩庄镇,成立了韩庄小学,当年8岁的孙晋良开始在镇上的小学读一年级。
六年后的1934年,14岁的孙晋良从小学毕业,投考位于兖州的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这是一所专门培养“乡村教师”的中专学校。
“那年一共875人考试,录取40人,我们县70人投考,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直到今天,老人家依旧清晰地记得具体人数。孙晋良说,当年自己是名人,周围村子乡镇都知道小房头有个孩子考上了兖州乡村师范。
在孙晋良看来,考上师范学校是为了改变命运,因为可以获得每个月5元钱的生活津贴,毕业后可以到乡村任教。事实上,师范学校也确实改变了孙晋良的命运,1937年“七七事变”后,读四年级的孙晋良坐不住了,“我要当兵,我报名!”
“鬼子都打到山东了,杀人放火,还怎么生活?”孙晋良几次跟爹娘说要去当兵,可老父亲怎么也舍不得大儿子去“送死”。那时候,孙晋良只想到前线去,半点都不考虑自己的生死。
17岁时,孙晋良只有1.5米高,部队没有答应他参军的要求。“11月,我和四个同学决定去南京,投靠学校的校医孔德刚,他已经是三十七陆军医院的医务主任。”孙晋良低下头,闭上眼睛,努力回忆那些逝去的人和事。
11月底,孙晋良不辞而别,坐上南下的火车,离开了家乡和亲人。11月30日,与四个同学一起,孙晋良抵达南京,来到位于逸仙桥附近的三十七陆军医院。
不怕死的“小鬼”
冒着炮火抬伤员
战争,让本就不充裕的医护人员更加捉襟见肘。还没换制服,孙晋良就已经被安排到病房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病房里,不少伤员看到个矮的孙晋良,亲切地喊他“小鬼”。
拒绝投降的中国军队在12月10日迎来了敌军的全面进攻,南京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地遭到轮番打击。夜晚,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光华门展开激烈战斗,虽然最终堵住了城墙缺口,保卫了南京的南门,但伤亡惨重。
12月11日日军撤退后,三十七陆军医院杜院长问大家,“有没有不怕死的?”个子小胆子却不小的孙晋良大声说:“我不怕!”随后,冒着敌人的炮火,孙晋良和大伙一起,到一公里外的中华门抬伤员。
此时中华门外景象凄惨,伤员和尸体混在一起,有人因为疼痛大声呼叫,有人已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初见此情景的孙晋良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走吧,看到哪个还活着就抬!”说到这里,孙晋良闭上眼,轻叹了一声。
南京战区,谁也不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南京能出城的地方只有挹江门,我们都是没多大本事的学生,最后选择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划定的难民收容所。”孙晋良说,后来才知道,在挹江门那里,为了争着出城,打死、踩死了好多人。
“机枪点名”是孙晋良记忆最深的几件事之一。几百人一起站成密集的队形,汉奸站在前面说话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这时候,背对着的日军早已将机枪架设好,汉奸话一说完,枪声即刻响起,“有的还会再刺一刀。”孙晋良说,12月14日那天,日军从难民所带走了近300人,这些人再也没回来。
“还是要去部队跟日本人打仗,我要考军校!”1938年8月,已经有1.6米高的孙晋良报考了黄埔军校,经过初试、复试和面试,最终成为黄埔军校十六期一总队炮科的学员,到重庆铜梁县入伍。
希望能活到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
1941年,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孙晋良历经弹药队队长、少尉排长,最后到位于洛阳的十五军六十五师炮兵营任营长。
孙晋良参加的最重要战役就是洛阳保卫战,“守住洛阳”成为十五军的主要任务。“晚上突围,身上只有一把6颗子弹的手枪和10枚手榴弹,碰见敌人实在不行就同归于尽。”后来,孙晋良利用敌人发射照明弹的工夫突围成功。但最后,洛阳还是失守了。
1944年底,孙晋良和战友们去甘肃接骡马。“我的左鼻孔已经闻不见味道了。”在去往甘肃的途中路过六盘山,寒冷的气候冻伤了孙晋良的鼻子,落下了病根。
“从甘肃回来路过咸阳,路上的报童沿街叫卖报纸,那时候知道抗战胜利了。”从那以后,“爱打仗”的孙晋良再也不愿意打仗了,因为内战是“自己人和自己人的斗争”。
对于不愿意参加内战的孙晋良来说,有一点是“幸运”的,他所在的十五军后来进行缩编,1946年,作为“编余人员”,孙晋良被派往郑州军官大队。年底,孙晋良的父亲几经辗转找到了他,1947年初,27岁的孙晋良结了婚。
1948年底,再也不愿意打仗的孙晋良带着234元金圆券和一张资遣证回到了家乡小房头。
采访结束时,问及老人还有什么需求和希望,老人说,我现在生活都很好,不少人来看我,带来吃的用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活到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