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被热议
九夜茴:80后是孤独的一代
2014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花开半夏》一举成名,到《初恋爱》《匆匆那年》畅销,九夜茴的每一部小说都深受年轻人喜爱,而《匆匆那年》的热映将九夜茴从幕后拉到了台前,兼任电影编剧的她受到更多关注。日前,九夜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本报记者 师文静    

在老北京胡同中长大
  九夜茴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在她爷爷那一代,兄弟有17人,姐妹有28人,名副其实的大家族。九夜茴的父亲是知青,她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老一辈身上的文艺范,开启了她对文学的兴趣。爷爷原先在北京念中学,后来抗日战争,便投笔从戎,考上了黄埔军校,又念了陆军大学,后来做了国民党少将。爷爷有很多朋友,每周都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下棋画画,九夜茴便是跟着这群有文化的老头,渐渐长大,她之所以很喜欢中国古代文化,便是受爷爷辈的影响。
  在采访中,九夜茴透露,未来她会创作一部家族史,而对待这部作品会比以往的作品都谨慎、慎重,“因为这个故事一直在我心里,我不停地在准备着,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善尽美地将它表达好。”九夜茴如是说。
从不主动营销自我
  《匆匆那年》的热映将九夜茴从幕后拉到了台前,身为原著作者兼电影编剧,在这部电影里,她的比重要超过以往任何一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作者。采访中,九夜茴却表示:“我很想做一个单纯写故事的人,我想隐藏自己,但发现其实挺难的。我一直觉得作品要在作者之前。”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完全站在故事背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记者面前的她,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个很慢热的人,甚至连作品都是被动开发,而不是主动营销。九夜茴称,她在写作一开始就决定将自己普通人的生活与公众人物的生活区分开。对于现在双重身份的生活,她给了自己肯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可以负担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80后的故事90后买单
  九夜茴被烙上了“80后”的印记,自己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作品围绕80后展开,对于这个年代,她有话要说:“我们80后是孤独的一代,我们是很奇特的一代,生活小康,感情狼狈。我们的情感无处释放,唯一的缺口是同学或是同伴。”我们的情感混杂于这个时代中,很容易产生怀旧的情绪,所以很多人通过《匆匆那年》来缅怀青春。
  根据数据分析,走进影院观看《匆匆那年》的观众、购买《匆匆那年》的读者均以90后居多,对于“80后故事,90后买单”这个现象,九夜茴解释道:“现在整个市场的消费群就是90后的,我愿意写故事给他们看,就如当年,我们80后看70后的故事一样。”她说:“就如《山楂树之恋》,那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其实那个年代,你我都没有经历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