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参与2014全媒体年度汉字评选揭晓
“融”登榜首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师文静) 2014年的日历马上就要翻过最后一页,哪个汉字最能代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推荐和评选,2014全媒体年度汉字出炉,“融”字脱颖而出,高票当选。
  2014全媒体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是由山东电视生活频道《说闻解字》栏目、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本报、广播和网络媒体共同主办。全媒体推选及投票渠道:经过短信推选、邮箱发送、网络微社区投票及线下问卷调查等方式,再经过综合统计和专家评议,12月20日,在山东电视生活频道隆重揭晓。
  2014全媒体年度汉字揭晓盛典在济南府学文庙举办,在庄重、严肃的祭孔仪式上揭晓年度汉字,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祭孔参礼人员有60人,男女各半,统一身着汉礼服列队穿过大成门祈福朝圣拜圣贤。
  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副总监张国强和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李志华以中国传统的礼仪,敬献花篮,向至圣先师孔子和圣贤们表达我们的敬仰与追思。参礼的献官和读祝官现场盥洗、上香、酹酒,并领诵祝词、礼拜圣贤。伴随着祈福的钟声,入围2014全媒体年度汉字的十个汉字,一一呈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杨端志、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主任吕智勇将红酒注入了刻有年度汉字的冰雕,随着红酒的注入,年度汉字“融”的轮廓慢慢显现,祈福的钟声敲响,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整个揭晓盛典气氛达到了高潮。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王蒙先生亲笔书写下“融”字,并对“融”字进行了解读:“融”字的含义非常广,一看到就想到融合,表现一种快乐,其乐融融。最重要的就是融会贯通,因为传统文化里面,孔子喜欢讲的就是温故而知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始终有一种活力,这种活力是可以和现代文化相对接的。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端志先生现场解读了全媒体汉字“融”:这个“融”字很有创意,很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基本上代表了我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充分代表了2014年很多我们国内的发展事实。这个“融”字,代表了2014年的特征,也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宏伟的中国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