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惩罚是学会承担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群
  在为惩罚下定义之前,先看一下惩罚的目的。如果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那么这个惩罚在未实施之前就已经失去意义。我想这一点做父母的都会同意,没人为了打孩子而打孩子,凡是动手打孩子,其目的无非是让孩子听话,不做危险事,或者是给自己消气。
  打孩子能否达到如此目的?打就能让孩子听话吗?即便这次听了,下次呢?父母说得都非常正确吗?即便在成人的世界里,谁也保证不了都说得对、做得对。孩子这次不做危险事,下次呢?危险事很多,每次都打,打得过来吗?等孩子长大了,长得比你高了,还打得动吗?这种惩罚显然达不到目的。也许能暂时消消你的气,可是拿孩子出气不公平。
  打不行,骂同样达不到目的,经济惩罚对于家境好的孩子也无效。我认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言行的后果。很多年轻人犯罪都是一时的冲动,做事不经过大脑思考,不计后果。比如李天一,若其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体会到自己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后果的,后果需自己承担,而不是万事都替他搞定,我想他不至于走到今天。他也许还在想,过去做的任何事情父母都能搞定,这次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人是否被别人和这个社会信任的首要条件。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承担后果,如果把这个过程看成是积极正面的,孩子从承担后果中学到了东西,那么这个惩罚就成了鼓励。
  试举一例。英国小学有Circle Time,就是大家坐成一圈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这个活动主要用来对付欺凌现象。有的孩子欺负别人,原因是还没学会考虑对方的感觉,他们认为用武力对付别人,别人就能听自己的话(这和打人的家长想法多么相似)。有Circle Time时,让被欺负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觉,比如有的想离开这个学校,有的不敢上学,有的整天担惊受怕。这些多是欺负他人的孩子没想到的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时候他们可能就会开始思考了。老师常常不提谁欺负人了,也不批评,而是让欺负人的孩子去保护安慰受欺负的孩子,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承担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后果,一种是协议后果。比如孩子睡懒觉,与其一次次叫他起床,批评他,不如事先准备好闹钟,让他自己起床,一旦赖床,就有可能迟到,迟到就是一个自然后果。比如全家的旅行合同,事先商量好协议条款,拟好惩罚措施,一旦违约,就有相应惩罚,这就是协议后果。将来孩子走向世界,这两种后果他们会处处遇到,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教会他们首先认识到后果,然后学会承担后果,那么他们会走很多弯路,有的弯路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比如犯罪。当然涉及孩子生命安全的危险不包括在内。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安全是由父母保障,比如所有电源插座要盖上、楼梯要有挡门等等。孩子们稍微大点,讲讲电的知识,让他们逐渐学会保护自己。不懂得危险而做了危险的事,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不该受罚。
  要孩子承担后果,一定要事先讲明白可能出现的后果,而不是在孩子做了之后去惩罚他们,不知者不为过。英国的学校里有明文规定的惩罚措施,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讲得清清楚楚,孩子家长都要在规定上签字,所以学校就按章办事。有的孩子希望用现在的好表现抵消过去的惩罚,在我这里永远行不通,表现好自然有奖励,但二者不能相互抵消。在家里孩子们努力会有奖励,即便拿到奖励时又捣乱了,我也不反悔。捣乱自有捣乱的惩罚,但这不能抹掉他们过去的努力。
  一种行为可能很难一次改掉,所以学会负责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所以惩罚也是永远都有的。我们只能相信孩子们会开始学会思考,为自己行为的前因后果考虑,因而避免很多无谓的冲动,成长为一个负责、可信、勇于承担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