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女老板戚惠雯:
善于利用机会向他人“取经”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代曼

  爱折腾却不爱张扬,好胜心强却善于虚心受教,这就是1988年出生的戚惠雯,大家公认的美女老板,员工眼中的魅力偶像。
  坐拥4家品牌鞋专卖店,谈起创业故事,26岁的戚惠雯语速飞快,满脸兴奋,“别人说我就是个卖鞋的,我却觉得我在创建一个国。”戚惠雯在属于自己的国度里,快乐地耕耘,“我并不着急证明什么,我更享受每一天都在进步的快乐。”
  创业近4年,如果说戚惠雯一开始放弃读研选择创业还有一点“玩票”的性质,那么现在的她已经把创业看成一座富矿,“一点点挖掘,我会在这里看到最真实最美丽的自己。”
  放弃读研做了“卖鞋的”
  “那个考上浙大给咱做经验交流的学姐去卖鞋了。”2010年冬天,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一个自习室里,几个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聊了起来,他们惊讶语气中的主角,是大学4年每次考试都拿奖学金的学姐,放弃了浙江大学读研的机会,做起了小老板。
  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学姐就是戚惠雯,在她的故事被学弟学妹当成“天方夜谭”讲起时,她正在和挑剔的客户“斗智斗勇”。2010年冬天,她在华茂街上租了一处不足30平米的小店,采购了几百双女鞋,自己做老板兼销售员。那个时候她22岁。
  3年后,戚惠雯有了4家鞋店,成为两个品牌女鞋的烟台总代理。讲起放弃到浙大读研的选择,戚惠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给出的回答非常简单:“爸妈担心我以后不留在烟台,他们建议我在家里找工作,我同意了。”
  从5岁起学习画画,大学读设计,收到浙江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戚惠雯非常兴奋。但在做出放弃的决定时,她也很痛快。戚惠雯属于“创二代”,父母是烟台一品牌糕点的创始人,在烟台也有十几家分店。“我从小就在糕点店长大,上学时也经常去店里帮忙,知道他们做得不容易。”作为家中的独女,她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意,“读研后我很可能去外地工作,爸妈还是希望我能留在他们身边。”戚惠雯说,“我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有成绩我当然高兴,但是放弃了也没觉得有多大损失。”
  为了父母,戚惠雯留在了烟台,但她并没有听从安排,去一家杂志社坐办公室。她说:“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从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我受不了。”戚惠雯向爸妈借了10万元,决定自己开店做老板,“我想做自己的老板。”
  “饥饿”的创业入门者
  戚惠雯的创业路一开始走得并不平坦。冬天开业的小店,没想到最先被老天来了一个“下马威”,“刚开业不久,一连几天大雪,小店的门根本进不来。”在店里守着几百双鞋坐了一冬天,销量还是两位数,这让戚惠雯有点慌。
  “好几天卖不掉一双鞋,我挺着急,但没和爸妈诉苦,不能一开始就败下来。”戚惠雯卡在了创业的门槛上,但这个22岁的姑娘,独自撑过了整个冬天。店里没客,她就去别的店里转悠,“我发现我没有摸到做生意的门道。”
  年轻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容易忘掉烦恼,当新一天的太阳升起时,就又是满满的热情。2011年的春天到来时,戚惠雯决定走出去,“别人说我是个卖鞋的,我可不能就把自己当成卖鞋的。”戚惠雯说,父母曾委婉地提出,已经交了一年房租,干满一年就再找个别的工作,“说实话,刚开始我自己开店,不是特别有信心,但我这人很好强,既然给我一年时间,那我就尽量好好干,看看这一年到底能干出什么样来。”
  2011年春天,经妈妈的一个生意上的朋友介绍,戚惠雯到济南一个品牌鞋生产厂去学习,“很多城市都有这个品牌的专卖店,当时正好公司组织了一次代理商的培训,我就去跟着听了听。”
  对这次培训,戚惠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当听到很多有经验的代理商分享自己的开店经验时,我就觉得我像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小孩子,一下子上了满汉全席的饭桌。”这次培训,不仅让戚惠雯对“做生意”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而且那个时候,她的内心生出一种感情,“做生意是件非常有意思、有挑战的事,这正是我想要做的事,是我喜欢做的事。”此后,无论是20万元一次的商业课程,还是朋友圈里攒起来的经验交流会,戚惠雯都会参加。她深知,作为一个生意人,学习从来都很重要。
  “无论是管理班的大老板,还是我们店里帮忙的销售员大姐,我都愿意听他们讲讲。”戚惠雯说,那个时候的自己有点疯狂,为了能把鞋店做大,她积极地利用每一个机会向周围的人取经。
  借力起飞的智慧
  戚惠雯是幸运的,即便“玩票”失败,仍然有父母的支持。和很多80后创业者为积累财富不同,她选择创业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所以整个过程,她没有任何顾虑,所谓的压力也只是她不服输的个性使然。
  对父母的帮助和支持,戚惠雯并不避讳,“相比其他创业者,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我创业初期遇到棘手问题时,我父母给了很多帮助。”戚惠雯同龄的朋友中,也有一些人选择通过创业来立业,但像她一样坚持到最后的只是极少数。戚惠雯说:“我有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要善于借力,但最重要的是靠自己。”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戚惠雯说,她以前从没有留意过父母的经商之道,但在她创业的过程中,她已经把父母的一些经验化为己用。
  在戚惠雯的店里,你感受不到卖家的存在:靠在货架上,给客户几条建议,就像陪同逛街的闺密。“我爸妈对客户就像对待老朋友、老街坊一样。”
  在生意扩大的过程中,戚惠雯遇到过几次经营危机,因为善于借力,父母、朋友、供货商甚至竞争对手都成为助力。“我不排斥父母给出的建议,但我必须有自己的坚持。”
  2011年中旬,在开店半年多的时间,戚惠雯扩大了店面,随后两年,她又开了3家分店,“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是对未来的规划,但同时,我还想尝试一下别的行业。”戚惠雯说,她最近正筹划开办一家国学学校,“偶然接触后,发现国学中有太多的大智慧,无论成功与否,让自己变得更智慧不是坏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