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解决土地流转后留守妇女就业难题
政府为留守妇女“跑腿”找项目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成武不少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本报记者 王保珠 摄
     本报成武12月21日讯(记者 王保珠)“在这里干活,不耽搁接孩子放学,家里有事也能照顾。”17日上午,成武县伯乐集镇李海村村民刘玉荣在伯乐集村一编织加工点,正忙着编织椅子。据悉,今年以来成武大力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创就业,以解决土地流转后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这个加工点是伯乐集镇伯乐集村民邵秋云经营的,像刘玉荣一样的留守妇女在这个加工点干活的还有50多人,另外将活带回家去干的还有50多人,平均每天能挣五六十块钱。邵秋云介绍,在这个加工点的妇女都是伯乐集镇周边的留守妇女,土地确权以后,很多土地流转了,她们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虽然她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外出打工也不现实,最现实的就是在家门口找活干。
  今年35岁的邵秋云本身就是留守妇女,以前没孩子在外地打工,有了小孩无法脱身外出,她就开始琢磨在家干点事。“成本小,技术含量不很高的活,才好干。”邵秋云说,经过市场考察,她看中家具企业外包的部分业务——加工编织椅子、茶几、床,没有技术就到厂子里去学,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于2014年2月,她的编织加工点正式营业。
  邵秋云的加工点人数不断增加也得益于成武妇联的帮扶活动,当地妇联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有就业、创业愿望的留守妇女到企业、项目点参观。成武妇联主席朱利静介绍,成武今年开始进行土地确权,特别是九女集镇、汶上镇、伯乐集镇三个农业传统乡镇,流转土地达到五六万亩,这也出现新的问题,“原来土地没有流转,留守妇女除了看孩子照顾老人,还有事干,而现在这三个乡镇约六七千人的留守妇女解放出来,她们非常急迫在家门口进行就业创业,这是一个大问题。”
  除了帮留守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一些具有创业意愿的,当地妇联还帮她们找项目。伯乐集镇王楼村村民赵晔黄粉虫养殖已经从事4年,每年净利润在10万元以上,这让很多土地流转出去的留守妇女“眼馋”,成武妇联搭桥引线,统一组织有创业愿望的留守妇女参观赵晔的养殖点,今年已有十多名留守妇女有加盟养殖黄粉虫的意愿。
  “帮助留守妇女就业创业,只是帮扶的第一步,我们还将在大的村庄设立创业就业指导站,逐步解决土地流转后的留守妇女就业创业问题。”朱利静说,每个指导站将是综合型的,除了专人对就业创业的妇女进行指导外,还具有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娱乐、活动的功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