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治疗三大困扰,选对方法很重要
2014年1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世界范围内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病因,现在世界上大约有2千万人是由于白内障而致盲,另有1亿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恢复视力,在大多数的非洲和亚洲国家,白内障至少占盲人的一半。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渐加重,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现如今,白内障的治疗手段日臻成熟,但是白内障依然困扰了很多中老年人。
  困扰一:
白内障看不见了
才能手术吗?

  一是有些患者认为,白内障是人老的正常表现,年纪大了看不见很正常。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成熟”才能进行手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拓者谢立信教授说:“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由于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过去,患眼看不见时才能手术,病人需要长期忍受低视力的烦恼与痛苦,时至今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医疗技术进展,尤其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应用与开展,使白内障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大为提高,病人无需再等到完全失明时才做手术,而是当白内障药物治疗无效又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时,便可接受手术。”
  据了解,早做手术,对有经验的医生来说,手术风险并不增加。对不同的病人来说,接受手术的早晚时机,可有较大的不同。对一个从事精细工作、需要较多视力的人,可以早些手术;对一个不要求较高视力的人,可以等到视力较差时手术也未尝不可。视力在0.5以下即可手术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

困扰二:
眼药水滴滴有用吗

  一些老人为图方便,花钱购买宣称能够“治愈”白内障的护眼贴、滴眼液。对此,谢教授表示,白内障大多是由衰老引起的生理变化,就像人老了头发要变白一样,没有可以“返老还童”的药物。“护眼贴、滴眼液能够治疗白内障是没有医学根据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经过循证医学的论证能真正治疗白内障。盲目使用护眼贴、眼药水,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作用,不对症更容易产生副作用,延误病情。”谢教授强调:“有的药物可能会减缓白内障发展,但不能使晶状体变回透明,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

困扰三:
还患有其他疾病
不适合白内障手术?

  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由于年龄都较大,身体各内脏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心脏功能不良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患有心脏病的老年病人能否接受白内障手术,要根据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的状况来决定。谢教授说:“白内障手术为眼科常见的显微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时间也较短,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不大,一般的心脏病病人都可以忍受白内障手术,但操作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术前应全面细致地进行全身检查;做好思想工作,使病人消除紧张情绪;白内障手术时应充分麻醉,动作要轻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应采用半卧位,适当下床活动。”
  “治疗白内障选对方法很重要。”谢教授说:“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手段。老年白内障患者早一点进行手术,身体对手术的承担能力较强,更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例如,我院在青岛已开展了无刀白内障,通过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技术,只需滴眼麻醉,手术中看不见手术刀,几乎是在眼球密闭的状态下完成的,切口微小,基本没有任何感觉,大大降低了手术感染的风险,而且手术切口微小精确,具有无需缝合、无散光、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谢立信教授总结说:“白内障手术是防治白内障致盲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也是医学史上最为成功的治疗之一。虽然早期白内障的混浊对视力影响确实不大,但如不及早治疗,就会逐渐加重,晚期会引起继发青光眼等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可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而且也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今白内障手术已经突破了年龄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几个月的婴儿都可进行手术。

  谢立信,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眼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1942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委、青岛眼科医院院长。 
  谢立信教授是我国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拓者。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早期诊断标准,198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不同真菌菌种的菌丝在角膜内存在水平或垂直不同生长方式”的创新理论,并转化应用于临床,使板层角膜移植术成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手术方式,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际上率先研制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埋植用环孢素缓释片植入眼前房,预防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领域,提出一系列的创新性手术技术,推动了我国白内障的学科发展。作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始终坚持在医疗一线,每年仍主刀完成约1500例复明手术,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谢立信教授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7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28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90篇。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6年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09年获亚太地区眼科学会“Arthur Lim奖”。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