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进岛人数,候鸟“闲庭信步”
滨州无棣黄河岛国家湿地公园每年迎接迁徙鸟类180多种
2014年12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1月12日,护鸟巡逻队民警及时制止一起用粘网捕鸟行为。
   文/片 本报记者 王茜茜 孙秀峰 通讯员 姜建志           
  28日,走在黄河岛上,天空中随处可见绕空低飞的鸟儿,沿着水岸一路步行,留岛栖息的鸟群安静地在水面捕食。仔细观察发现,鸟儿大多离岸边很近,仅三十米左右的距离,用肉眼就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捕食、嬉戏、飞翔的状态。杜秀峰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从今年10月份开始,他便将镜头对准了黄河岛湿地公园。“有时候是几只,有时几十只,多的时候有上百只鸟儿,在水面上嬉戏、飞翔,是一片生态和谐的鸟类天堂。” 
  “我们严格控制进岛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难度,而且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一起猎杀候鸟的事件。”岛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每年迁徙经过黄河岛湿地的鸟类共180多种,如白鹭、东方白鹤、天鹅等,而且不少鸟类成为黄河岛的“长期居民”。
  记者了解到,位于滨州市无棣县东北部的黄河岛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复,于2012年12月获批建设。其前身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地,而现在经过生态修复开发,黄河岛一年四季都有候鸟栖息,鸟类从原先的6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180多种。

收缴捕鸟网具 解救18只被困鸟
  在滨州市沾化区海防办事处有生态芦苇湿地8万余亩,栖息繁衍着天鹅、丹顶鹤、白鹳等30余种国家级珍贵候鸟。据统计,今年抓吉边防派出所收缴网具600余米,当场放飞野生鸟类18只,救助受伤鸟类4只。 
  为扎实做好候鸟的保护工作,海防边防派出所成立了3支护鸟巡逻队,采取巡逻防范、宣传护鸟知识、救助受伤候鸟等形式,开展爱鸟护鸟活动。依托苇场警务室,协同驻地林业部门设立了候鸟“救助站”,警务室民警在苇场内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安防措施将场内的野生动植物置于有效管控之中。 
本报记者 王茜茜 孙秀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