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在济南历山路路口报摊前,买到齐鲁晚报的读者展示封面“寄给未来的一封信”。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2014年的最后一天,齐鲁晚报的一纸封面,成为寒冷冬季里的一景。当天,齐鲁晚报推出“时光邮局”新年大型读者互动体验活动,以封面为信封,A02版为信纸,邀读者“手写信,寄未来”,“给梦想一点时间,许未来一段回忆”,引发社会各界共鸣。
本报记者 韩笑 见习记者 时培磊 王晓莹
惊艳亮相 “拿到报纸,惊喜之后被感动”
“今天报纸的头版怎么有个信封?”2014年12月31日早8点,上班族张先生像往常一样下了公交车,在路边的报摊买了份齐鲁晚报。乍一看,颇感意外。
“寄封信给未来的自己,给梦想一点勇气、一点时间,给未来一分期许。”仔细阅读了报上的文字,张先生立马明白这个头版设计的用意。“拿到报纸,我刚开始觉得有点惊喜,后来又觉得感动。上次手写信,还是写给高中时代的外省笔友。自己忙活工作一年,是该静下心来面对自己,写写愿望和感悟了!”张先生说。
“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回家好好看看去。”济南山师东路与和平路交叉口处,两位市民在报摊前阅读封面内容后,把报纸放进提包里离开了报摊。“我看这个形式很新颖,年轻人应该会喜欢,所以我想拿回家让我孩子写封信,参加活动。”
一大早,报纸刚配送到位,车站街一公交站牌旁的报摊摊主陈先生就发现了“时光邮局”活动,并向买报的读者介绍。“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年轻人梦想很多,应该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来,这是个好事。” 正在山大读书的小高也读了当天的报纸。“原来封面可以折成信封的。”看了A02版的说明后,她才恍然大悟。明年毕业的她,提笔写下了“顺利毕业”、“适应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和“在新的城市有新的幸福”三个2015年心愿。“我的三个愿望都比较朴实,我想等到来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写下的心愿应该都能成真吧。”
微博微信 “我的朋友都来参加吧”
当天,本报还专门制作了微信专题页面,与报纸同步上线。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转发。
“2014年最后一天的阳光/打在报纸上/你是否看到了时光/走在疯狂逐梦的大街上/我们精神褴褛却又毫无倦意/不如一起给未来写封信吧”在微信朋友圈里,一位叫媛的朋友在转发时这样深情地写道。
微信名为“春秋”的朋友则在朋友圈里喊“我的朋友都来参加吧”。他说,这样一个带有文艺范儿的活动,温暖、浪漫而又让人感动,“正如你们写的,在时间的洪流中,我们的确需要一个个坐标,来思考当下、梦想未来。”
在微博上,一些粉丝也纷纷给齐鲁晚报官方微博留言,称赞“时光邮局”活动“创意无处不在”。市民范先生当天在看到报纸后,则直接把写好的信送到了报社。自言在这个活动中感到温暖的他,在信中表达了对2015年生活更美好的期许。
随着微博、微信的传播,齐鲁晚报“时光邮局”活动也传到了省外。一位自称刚毕业留京、署名小岳的朋友在拍照发送来的手写信里写着:“母亲从未出过县城,父亲进城只为打工。2015年希望可以带父母到首都北京游玩。”
名人大家 “报业精进,读者有福”
“我被这个创意感动了,晚饭推推,好好写。”当天下午,老家烟台、现居北京的知名作家衣向东,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齐鲁晚报“时光邮局”的活动后,向朋友发送了这样一条微信。
老家博兴的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一鸣,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这一活动后,则立马想到了故乡。他在发给我们的信里深情写道:“静水中沉潜对温暖故乡的缅记,纷繁里唱响对纯美故乡的谣曲,而未来的路,通往的是精神恒久的乡愁。别了,2014,我们的;祝福,2015,我的故土!”
一向在荧屏上以笑容示人的知名演员秦卫东,在沈阳家中看到本报微信后,专门找来一张红纸,写下两行文字:“流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美好。”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则借活动诉说心愿:“在羊年我有三个祝愿,一是祝愿我们时时如意吉祥,第二祝愿我们事事和乐达美,第三祝愿人人都能够止于至善。”而与他同处燕园的知名文学研究专家温儒敏教授,在了解齐鲁晚报“时光邮局”的活动后写下了:“报业精进,读者有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