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忧虑:
都成文物了,咋还这么破?
2015年01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虽然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但这处112岁的老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纬二路19号院内破败的建筑,杂草丛生,落叶满地。
     位于纬二路19号的德国高级职员公馆,被列入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一年了,但是院子还是那样凄凉,建筑还是那么破败。近日,记者采访发现,不管是市民还是里面的住户都希望建筑能够好好修缮保存,但是实际情况却没那么简单。

  文/片 本报记者 任磊磊            
  济南市民周先生在纬二路附近上班,每天他都会途经纬二路19号这处原属德国高级公馆的小院。里面德式风格的建筑和那种闹市中幽深的小院让他很喜欢。不过,眼看着这处已经被列为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一天天衰败,他心里特别难过。
  “这处建筑就处在火车站附近,每天这里都会有大量的外地游客和市民经过,原本是一处很好的济南名片,但是却没有被好好利用,真是太可惜了。”
  5日上午,记者来到纬二路19号的原胶济铁路德国高级职员公馆。小院大门口挂着一张“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落款时间是2013年12月20日。走进小院,可看到小院呈三角形,共七栋建筑,其中南侧一栋、西侧一栋、中间一栋、北侧四栋为二层小楼。其中,中间一栋为一层建筑物,其余房屋为二层建筑。
  记者看到,几栋房屋都比较破败:墙壁斑驳不堪,窗户玻璃破损,落叶满地、杂草丛生,小院里遗存的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使其显得更加凌乱。有的房屋还有人居住,为防漏雨,居民在上面覆盖了塑料布,影响了建筑的整体风貌。据悉,院子里的建筑是1903年建成的,经过110多年的风吹雨打,房子外部早已破损不堪。此前,这里曾有20多户居民,如今仅有几户住家,其中北侧的几栋建筑成了一单位的办公地点。
  在这里住了15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父亲是铁路职工,房子是单位分给父亲的。原来的时候,单位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维护得非常好,“但是自从2000年左右最后一次大修后,就没人管了,都是住在这里的人自己修的。”

建筑智慧:一个壁炉供全屋取暖
  记者看到,院子里种了不少草木,有核桃树、梧桐树、槐树、枸杞树等,王先生告诉记者,一到夏天满院的绿植郁郁苍苍,小院显得格外凉爽幽静。
  虽然外表看起来破败,但是王先生说,只要是住人的房屋里,原来老建筑的物件仍然在使用,而且利用得非常好。
  王先生带记者参观了一处某单位的办公室。只见在房屋中间的部分有一处壁炉,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往壁炉里添柴火。屋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气比较寒冷,但是走进屋内却非常暖和。
  “你看这一处壁炉就可以供这两层楼取暖。”王先生说道。
  原来,这一处建筑里只有壁炉这一个供暖设备,其他房间也没安装暖气片,但是壁炉的热量可以供给每个房间。王先生解释称,因为建筑本身的墙壁都比较厚实,保温性极佳,而且墙壁内都埋有烟道,只要壁炉一点燃,热量会随着烟道分散到各个屋内,完全不需要安装外接供暖设施。
  记者还看到,原有房屋里安装的铜质门把手、吊灯、木地板、排水管道等装修设施仍在使用。门把手被磨得锃亮,却仍然很坚固。
  不过毕竟是百年老楼,小毛病还是不断。“你看,这些墙壁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红色砖块,还有的房屋经常漏雨,居民盖上了塑料布。”王先生无奈地称。

文物部门:谁使用谁修缮,无强制
  百年老建筑日渐苍老,却无人问津,虽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这让不少市民很揪心。
  不过,济南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纬二路19号的这处老建筑的现状,文物部门能做的也比较有限。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而据市中区文化局文化艺术科工作人员介绍,该处房屋的产权比较混乱:“有的房子是个人的,有的房子归某单位所有。”使用人或者产权人无法统一,如果有一方使用人或者产权人不同意或者不出钱,就无法对这片建筑进行统一修缮。
  另外,即使要修缮,也要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专家:保护不是挂牌就算了
  纬二路19号老建筑的破败处境,让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波颇为心疼。姜波说,建筑是永恒的记忆,这片建筑是胶济铁路工业廊道文化景观带重要的文化遗存,是胶济铁路的见证,是济南近代开埠重要的文物和工业遗产。
  去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两名研究生不远万里来到济南,对胶济铁路沿线的文化建筑遗存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调研,纬二路19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姜波作为指导老师带领两名研究生对这片建筑进行了深入探访。他对这片老建筑的现状感到焦虑。
  姜波认为,对于老建筑的保护不是挂个牌就了事。“对文物保护,首先要有一个保护的基本方案,尤其是像纬二路19号这样非常重要的文物,应该有正确的保护方案。这片建筑已经110多年了,建筑的砖瓦、设施都在逐渐损坏,任其衰败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不管挂牌还是不挂牌,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建筑文物更好地保存下来。”姜波说,相关单位应当出台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修缮、保护和利用,以保护济南这些仅存的“老记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