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担当到宦海权谋
2015年01月1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可能孔夫子也未曾料想,《论语》中一句“学而优则仕”,竟成就了中国数千年由文人治理天下的局面。但知识分子是否善于做官,仍是历史一个待解的题目。
从北宋士大夫利用所学知识教化乡里,到明清赶考的儒生沽名钓誉,“学而优则仕”经历了知识分子做官从精神追求到物质满足的变化。
本报记者 张榕博
“学而优则仕”的诱惑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上千年来在知识分子圈中根深蒂固。
80多岁的历史学者鲁海回忆,多年前,他与师兄袁行霈对此曾有过一番争论。
袁行霈认为,古代为官都是“学而优则仕”,因此古代官员中,出了不少的文人学者。或者说,想要做官,非先做个知识分子不可。
但鲁海回答说,号召知识分子做官,其实并非孔子本意。
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做官的人如果有余力就该学习;人读了书如果有余力就该设法做官,进一步推行仁义。所以“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并不能简单理解成让知识分子做官,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要做的不只是官,而是仕。换句话说,百姓期待的“仕”,其实是士文化的发扬,也就是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担当。
不过,中国社会素有“官本位”的传统。
“官老爷是只有官位没有学问,读书人是只有学问没有官位。这两种人,都不是士人的理想。没有学问的官老爷固然为士所不齿,只有学问没有官位,不能在官学之间游刃有余,难道就甘心?”学者易中天在《士大夫与读书人》一文中写道。
易中天认为,不当官,学者在历史上就没有发言权。
科举制度不仅让寒门学子有了出头之日,也让真正的知识分子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从隋唐兴科举以来,唐宋时期房玄龄、狄仁杰、王安石、欧阳修,明清的刘伯温、张居正、曾国藩、张之洞,都是优秀的学者型官员。
在山东28个文化世家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演化成为耕读养家、诗书传家、科举入仕等家规家训,成为文化世家兴旺百年的共同规律。
既要做官,也要做师
学者做官的“死胡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