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化热的灵魂人物庞朴走了
没书可看时他就看天上星星
2015年01月1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1月9日晚,中国著名哲学史专家、儒学研究泰斗、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在济南去世,享年87岁。
文革的思想严冬里,他看星星、读天书,把祖先的特殊历法带进了世人的视野。文革后,知识界铺天盖地“全盘西化”呼声下,他向同胞大声疾呼传统的价值。30年过去了,中华传统文化从苏醒到了复兴的关键时期,可这个守护了传统文化火种一辈子的老人,离开了。
本报记者 张亚楠 王光营 实习生 刘娇娇
病房里给学生讲《论语》
2014年12月底,济南并不太冷,山东大学的学生们正忙着准备期末考试,就在这时,庞朴先生病了。
不断有朋友、师生赶到医院,看望这位学界泰斗级人物,可躺在病床上的庞朴已戴上呼吸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几年,由于身体不太好,庞朴经常在医院里治病疗养,但他一直坚持带博士生,还进行着部分科研项目。在学生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庞朴在病房里给学生上课的故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师、庞朴的博士弟子法帅说,庞老师有一次住院打吊瓶,几个学生来看望他。在病床上,庞老师就教学生们怎么读古文,并拿《论语》中的一段话现场开讲,医护人员也忘了打针,纷纷过来听他讲课。
还有位学生告诉记者,庞老师一向治学严谨,经常从一些细节中发现问题。有一次他正在读报纸,上面画了一幅《荀子祭酒图》,几个人举杯畅饮。学生看了好久也没看出啥问题,庞先生解释说,祭酒就是现在的老师,荀子祭酒就是说荀子讲学,可画师却画成了喝酒畅饮的活动,太不应该了。
晚年的庞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儒学小丛书100种》的主持工作上。这套丛书列出100个主题,每个主题写一本书,大概三五万字,按内容分为四辑,一辑是人物传略,一辑是典籍著述,一辑是术语概念,一辑是典故事件。这套丛书要求国内最顶级的专家用最通俗的语言介绍儒学知识,让人们从中了解儒学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其中,庞朴先生负责写的《中庸》已大体完成。
王学典说,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尤其是2013年11月26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讲话,让人看到儒学复兴全新局面的到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庞先生逝世了,这是中国儒学研究、思想史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的重大损失。庞朴先生留下的空白将在很长时间内无人填补。
又伤学苑弱一人
1月9日晚8时49分,一向豁达乐观、宽厚温和的庞朴走完了他87年的儒者人生。
1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泽逊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挽联:游思天人际,幸留高文垂千古;管领绝续间,又伤学苑弱一人。这条挽联出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名经学家刘晓东之手。
低头品读手机上的挽联后,杜泽逊叹息说:“当前之际,中国传统文化本就微弱,千钧一发。庞先生作为承前启后的领军人物,他作古真是‘又伤学苑’。”
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学典看来,庞朴是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灵魂人物。
1980年代,庞朴曾在大江南北的学界引起一股强烈的对传统文化的思潮。对于当时的思想盛况,王学典记忆犹新:“大概在1987年的时候,庞先生在曲阜开讲座,去听课的有800多人,大多是年轻学者。在杭州开讲座的时候,会场里挤了1000多人。”
当然,这种盛况现在是无法复制的。王学典说,上世纪80年代又被称为“后文革时代”,正是国人走出“文革”的“一潭死水”、特别渴求传统文化的年代。现在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已经比当年多了,所以现在的我们无法体会,当时庞朴带给大家那种久旱逢甘霖的感受。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巴金文也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庞朴先生给自己带来的巨大震撼。那时候,20岁出头的巴金文和一帮年轻人挤在山东大学文史楼的教室里听庞朴先生的讲座。庞朴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一个“舞”字,一讲三个小时,论证严密、论据充实、环环相扣。“当时真是震惊啊,心想人家真是大学问家。”
1980年代发出 肯定孔子价值的第一声
然而,这个“80年代”文化热的灵魂人物,在现实中却是颇遭冷落的学者。
上世纪80年代压倒一切的社会思潮是全盘西化,人们用自由主义和现代化的理论资源来反“文革”。1984年,庞朴先生说过:“在那些喜欢考虑问题的青年人中间,许多都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李泽厚也多次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乎是“众口一词地反传统和全盘西化”。
王学典记得很清楚,那个年代有四大丛书编委会,其中有两大编委会都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就是最有影响的是“走向未来”丛书和“中国与世界”丛书。在激进的反传统和全盘西化方面,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狂人”的刘晓波及《河殇》编创人员。刘晓波宣称,“必须彻底埋葬孔孟之道”,“只有在孔孟之道的废墟上,才能建立现代中国文化”,而“传统文化给予我的只有绝望和幻灭”,“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早应该成为“绝户头”。《河殇》编创人员则呼应说:“传统文化已经终结。”
就是在这样“滔滔者天下皆是反传统”的背景下,庞朴发表了《孔子思想再评价》一文,发出当时中国大陆正面评价和肯定孔子价值的第一声,对当时那一代人产生了思想解放的意义。他还第一个站出来呼吁加强文化史研究。
“文化不但有时代属性,更有民族属性。”庞朴疾呼,民族属性意味着文化绝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有许许多多模式,而且,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首先是某一地域的文化,文化的首要属性是民族性,其次才是时代性;中国的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也绝不能西方化。
有学者评价,“文化民族属性”的发现,为传统文化复兴开辟了最广阔的前进道路,提供了根本上的合法性。
“这非常不易,证明庞朴先生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温情和敬意,有强烈的文化自觉。”王学典说。
“读经典不能全读,一定要选读”
多年来,由于庞朴一直对传统文化进行坚守,并牵头组织了当代名家主编经典普及读本,他当选了第24届全国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以身作则倡导全民阅读。
“读经典不能全读,一定要选读。”之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庞朴表示,孩子精力最充沛,最好读一些经典,但不能没有选择地全读。像《弟子规》里面,有许多句子都很迂腐,全读是错误的,一定要选读。
庞朴认为,读经典的精神一定要肯定,但方法上一定要注意,最好是有人出来选择一下,选出一些经典与不朽的作品给孩子们读。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庞朴虽然强调文化传统的民族特性,但他从来不会忘记时代节奏。他认为,读经典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恢复传统的礼节和仪式,这样不现实。现在我们连清朝的礼节和仪式都搞不清楚,遑论去恢复汉唐的了。
京城文史圈中第一批会用电脑的人
在法帅眼里,老师庞朴是一个宽容、亲和的人。“待人接物很温和,非常理解别人,印证了先生坚持的‘中庸之道’。庞老师也是个很有秩序的人,家里的书房从来非常整洁。”
在别人眼里,庞朴先生是个大学问家,学术思维精深。然而,在学生、师友眼中,庞朴是个兴趣广泛的普通人。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还喜欢摄影,照片里也透出一股看透世情的儒者味道。
“文革”时期,庞朴被下放到曲阜,没有书可看,他就看天上的星星。“到曲阜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东西,特别多,济南就没那么多。地上没有书可念,我就念这个天书;地上有阶级斗争,天上没有阶级斗争。”
夏天的晚上,庞朴搬把椅子,在操场上看星空。他花了两年的时间,把漫天的星空都搞清楚了。这一看直接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火历。“文革”后期,庞朴在读《左传·昭公十七年》时发现,中国上古时候曾有一个火历的问题。就是说,在以太阳和太阴为授时星象以前,古代中国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以大火星(心宿二)为生产和生活的纪时根据。
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电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庞朴是京城文史圈中第一批会用电脑的人。他经常拿着个系统盘跑去给人家装电脑。“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受他启发开始用电脑,遇到问题常请他解决。但无论他如何教,我一直搞不懂‘P处理’。”雷颐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