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余热将替换东城小锅炉
本采暖季有望实现,可满足2000万平米供热需求
2015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2日讯(记者 蒋龙龙) 12日,记者从济南热力公司获悉,章丘余热利用项目首个预热段预热工作顺利完成,已经开始电预热回填。随着工程的顺利展开,章丘余热有望在本采暖季来到省城。
  据了解,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是济南市的重点工程,也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之一。项目以华电章丘电厂余热为热源,沿省道102、机场路等多条道路建设配套的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将章丘热源引入济南东部城区,代替东部城区的小锅炉,可满足历山路以东、东巨野河以西区域内2000万平米供热需求。
  11日上午,章丘余热利用项目首个预热段预热工作顺利完成,经项目部、设计院、监理、电预热单位共同确认,首个预热段预热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可以进入回填阶段。
  在省道102沿线,记者看到617米预热段全线共有40名施工人员、大小机械十余台。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要求,电预热实施成功,回填工作必须在预热完成后48小时内回填。“工人和机器将24小时连续作业,全力确保回填质量,推进回填工作进度,力争48小时内完成回填。”
  为何供暖管道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回填?据济南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章丘余热项目全线采用无补偿电预热直埋技术。“该技术在管道接头保温完毕后,用电预热设备对整个预热段进行通电加热,达到设计预热温度和伸长量后再对管沟进行回填和夯实。”
  上述负责人介绍,管道在填埋前首先进行电预热,从而可以提前释放管道的部分膨胀变形,供暖正式运行时会非常安全,提高管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该负责人说,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机场路、龙凤山路、横四路、唐冶西路等道路管网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实施省道102管网工程。该管网工程管径1.4米,长达18.3公里,自章丘电厂首站出线,沿省道102前行,穿越东巨野河、西巨野河、刘公河、土河及20余条暗河,最终与机场路长输管网相连。
  按照计划,华电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省道102段管网力争这个供暖季内建成。届时,章丘余热可输送济南市区,替代小鸭热源厂、山大等35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供热能力合计600万平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