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体育局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全民健身晨晚练点达2300余处
2015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2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窦新民) 12日,记者从德州市体育局了解到,近年来德州市全民健身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各类体育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172家。而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德州市体育局荣获“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在庆云县崔口镇的大街上,处处可见体育器材加工企业:成型的健身路径一排排堆放在门前,来往的车辆装满了健身器材。“镇上规模以上体育器材加工企业有2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50多家。”庆云县崔口镇党委书记王建岐介绍,3年前,崔口镇最大的体育器材企业年产值只有2000万元,如今已有3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千万元级的10家,百万元级的十几家,整个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亿元,成为山东省体育器材第一镇。
  “目前,全市各类体育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172家,涉及体育用品生产、零售、培训、中介、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多个行业。”德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2014年,德州重点围绕体育器材制造、运动休闲、竞赛表演等,培育壮大了泰山、迈宝赫等企业集团,引导民营资本介入体育产业的开发,天兴康美、金万方等一大批健身中心应运而生;迈宝赫、宝德龙、大胡子三家公司生产的室内商用健身器材占全国总量70%的市场份额等。
  此外,2014年,德州共争取省市体育彩票公益金1200余万元,为27个乡镇、街道和900多个行政村安装了1027套,4500件健身器材;分时段免费开放了篮球训练馆、室内乒乓球馆、室内羽毛球馆、室外网球场、室外篮球场五个场馆;在市体育中心、董子文化街等公共场所建设安装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桌和自行车站点;扶持建设了全民健身活动晨晚练点2300余处,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等。
  据了解,2014年,体育产业GDP贡献占比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列全省17市之首。全市体育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4件,国家免检产品1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