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没见,本金还少了四千
市民买保险理财,不料账户上钱越来越少
2015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2日讯(记者 姜宁) 孙玉贞女士在2009年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保险产品,5年后到期时才发现不仅当时说好的收益率没有实现,本金反而减少了4千多。对此感到非常愤怒的孙女士在相继与银行、保险公司和监管单位沟通之后,保险纠纷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2009年12月5日,孙玉贞在原四方区一家商业银行中存钱时,一位名叫宫燕飞的“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说,现在定期存款不划算,不如购买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发售的保险产品,她推荐的产品是一款十年期的理财类产品,收益率很高,交费满5年就可以支取。孙玉贞告诉记者,当时宫燕飞对她许诺的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7%以上,比存款利率高很多,孙玉贞便决定尝试一下。从2009年开始的5年间,孙玉贞每年都会往这个投资帐户上打款1万元。
  去年12月,保费交满了5年,急着用钱的孙玉贞来到银行想要取出这笔钱时,却被告知账户本金仅剩下4.58万元,还有额外的两千多块钱的分红。也就是说,她交的5万元被扣掉了近5000元的初始费用、资产管理费等费用,但是5年间仅产生了两千多元的收益,她的保险产品年资产收益率在1%左右,低于同类银行存款利息3倍以上。而如果按照当时承诺的5.7%的收益率计算的话,她的分红应该接近9000元。
  越理财钱越少,愤怒的孙玉贞找到了当事银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青岛保监局,但是她的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宫燕飞是保险公司的银行驻点销售人员,并非是我们银行的职工。”银行方面负责人认为他们没什么责任。12日下午,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姜佳佳告诉记者,这位名叫宫燕飞的销售人员早已离职,现在无从寻找。对于孙玉贞保险账户本金减少的问题,姜佳佳说,一般来讲,保险产品到期后,就算是不出现保险赔偿,本金也会有所减少。而关于平均每年收益率只有1%的问题,姜佳佳说,5.7%的收益率是业务员为了招揽客户私自开出的,1%的收益率已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孙玉贞继续将钱放到保险账户中的话,再过几年分红能稍多一些。 
  此外,在当初签订的保险合同上,明确提到“保险公司在年底向投保户投递分红说明书”,但是孙玉贞从没有收到过,保险公司也没有对投递过分红说明书的证据。不过,姜佳佳表示,公司将在最近几天与孙玉贞商讨解决办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