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在手多种毒素及时测
2015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19日讯(记者 吕璐 通讯员 王诺) 日前,青岛海佑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款生物传感器电极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式通过环评审批,进入产业化阶段。该项目填补了我国在生物毒素即时检测等多个领域的空白,预计到2020年,销售收入有望达15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和微电子加工技术相结合方式,能应用于打造芯片抗体平台、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疾病检测四大领域。不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毒素即时检测等多个领域的空白,还能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成为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物联网的重要组成模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生产环境检测芯片5万片、食品安全检测芯片5万片、疾病检测芯片20万片、壳聚糖芯片150万片及安装软件后手持设备3000台生产能力。预计到2020年,销售收入有望达15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