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文化大院,村民有空就看书
农村文化大院已覆盖全县948个村庄
2015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西甄村村民们在书屋里上网。 王永伟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张飒特                           
  实事二: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投资300万元建设150家农村文化大院,并配备活动设备,培训文艺骨干,实现文化大院全县覆盖。
  “我们现在都流行上网、读书看报了,哪还有功夫谈论家长里短啊。”玉皇庙镇西甄村村民孙大爷告诉记者,自从文化大院在西甄村建成,上网浏览新闻、看书充电成了村民们闲暇时的主要活动。作为2014年商河县十件实事之一,如今,全县12个乡镇948个村已经全部建立农村文化大院,村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农村文化大院
让村民读上书 

  在商河县玉皇庙镇西石桥村村委会大院里开阔的广场前,每天都有村民来此打篮球、健身。紧挨着村委会办公室的,是“泉学e站”。据了解,“泉学e站”是济南市开设的数字化市民学习中心。在西石桥村“泉学e站”里,记者看到,明亮的室内摆放着两排书架,上面的书籍均按照分类摆放整齐,书架旁边还设有电脑。 
  据西石桥村妇女主任牟秀英介绍说,自从村里设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村里的妇女,白天没事儿总来看书、上网,晚上就在广场上跳舞。” 
  在白桥镇焦家村,一个颇具现代化的音乐喷泉广场坐落在村口。广场上设置了各类健身器材供村民们使用,焦家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农民生活好了,也有足够的时间多进行一些锻炼活动了。每天清晨,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上都有很多村民在锻炼,边锻炼边聊聊家常,焦家村村民们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大街硬化工程使各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建立的农村文化大院,配套电脑室和学习室,配有千册图书和20余种电子音像制品的农家书屋,还有各村写满了文明标语和推广各类知识小技能的多彩文化墙。 
  焦家村村民焦大爷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大院,他只要一有功夫就到图书室去看书,有时也经常在活动室跟同村人聊天。“村里还经常组织大家看电影,夏天每天晚上我都去小广场上看他们扭秧歌、跳广场舞。”焦大爷说。 
  在焦家村村口一处文化墙上,记者看到,“二十四孝”的故事和配图格外显眼。白桥镇镇政府工作人员王强告诉记者,他们请了美术专业人士为村里设计和绘画文化墙,这些设施使村民们真正看到了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焦家村自古就有春节跑秧歌的习俗,如今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平日里也不忘将文化事业进行到底。一有机会,村里的秧歌爱好者就会聚集到一起练习动作。“我们还会经常组织每村派出的秧歌队参加全镇的比赛。”王强告诉记者。据了解,一到春节,村里就会组织8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秧歌队,到各村各单位巡演,深入群众的喜爱。 
12乡镇948个村
建立文化大院 

  据了解,商河县自2010年前开始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县12个乡镇共计948个村已经全部建立农村文化大院,并在各村设立农家书屋共计936处(有个别书屋由两到三个村子合并设立)。 
  据悉,农村文化大院均按照相关标准建立,每个设有配套图书室并且包含不同种类的图书1000册以上,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20种。另外,农村文化大院中还设置了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活动室,并配备开展各种活动所需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设备。 
  除了文化大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多项文化活动,让商河市民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几乎每天下午,在商河县人民公园南广场上,都有来自商河县各乡镇(街道)的文艺爱好者进行操练。一时间,鼓声隆隆,响彻整个商河县城。据悉,商河县已经开办了广场舞培训班,培训广场舞领舞200余名,文艺爱好者1000余人,由商河县选送的广场舞代表队也在山东省广场舞大赛中频频获奖。 
  “商河县组织的这些活动我和家人都很喜欢,尤其是广场舞和鼓子秧歌。希望这些活动今后能多多举办,让商河人能够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市民赵女士说。“商河是一个充满着文化艺术气息的地方,我们有很多文艺爱好者,希望商河特有的艺术能不断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商河。”正在人民公园练习的一支鼓子秧歌队队员信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商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曾多次举办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管理员、基层文化活动点座谈会、培训班,全局青年干部文化沙龙等活动,目的是使更多人参与其中。此外,商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非遗知识宣传活动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