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货遇冷销量降了一半
2015年02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月31日讯(见习记者 张玉岩) 对联、福字、灯笼、红包,这些年节文化饰品陆陆续续出现在街头。批发商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节装饰品市场明显萧条,进货量仅为去年的三分之一,销售量比去年下降了一半。
  早在1月初,各大超市就为文化年货开辟出专柜,头上挂着红灯笼,展柜摆着各种尺寸的福字、电子鞭炮,货架上还挂着对联、年年有鱼的挂串。此外,还有巨大的中国结,以及装饰的“羊”元素的贴纸,入眼之处皆是红色。
  一位女士在红包专柜前挑选了一会儿,最后决定到批发市场购买,“逢年过节红包用得比较多,超市里太贵,还是去批发市场买比较划算。”
  在老东门批发市场,不少商户都感叹今年的生意不好做。陈女士做了近二十年的季节生意,每年节前都会进购文化年货,今年的生意比往年要淡很多,“往年这时候正是好时候,今年却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来,销量比往年要少一半多。虽说腊月二十六之后是零售的高峰,但是今年的销售情况也不好说。”
  陈女士介绍,无论是量上,还是价上,今年都没接到过大单。以往单位或企业上搞活动、发奖金,都会用上一些红包,一批发就是几百个红包。“从去年开始,都比较少。往年的时候单位批发居多。现在都是零售的,家庭拿个三四包,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不仅是销量比往年要少,陈女士说,今年的进货量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二。“进了三四万的货,本钱都不一定能回来。”
  王女士也经营了一家节前饰品的小店铺。1月中旬,她就开始经营起年节饰品,但是开张十几天,总共才卖出了几百元的饰品。
  记者采访了几家年节饰品店的老板,均表示今年的生意“有点儿冷”。张女士说,就算开了网店,销售情况也差强人意。“像大号的中国结可以在网店里卖,但是福字、对联,不好打包,购买量又比较小,还是线下购买的比较多。” 
  做季节生意的贺先生趁着过年过节,也进购了一些年节饰品。他介绍,今年接的最大的单,是一单4000个油纸灯笼。虽然量大,但是贺先生表示利润并不理想,每个灯笼只卖几块钱,利润只有几毛。“批发并不是很赚钱,真正有利润的主要在零售上,有些年节饰品零售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