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新常态
省级两会的深改表达
2015年02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实习生 刘春亮                        
  2015年省级两会方兴未艾,“新常态”成为各地热词。
  如何适应新常态,各地新常态有何不同,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从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变成各地实实在在的工作,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常态”,已经或即将成为具体的政策执行。
  地方政府的“新常态”中,折射出的,正是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

17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新常态”出现106次
  从已经公开的17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来看,“新常态”无疑是最热门词汇。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这17份字数介于1万至2万之间的《报告》中,“新常态”一共出现了106次,平均约6.23次。
  各地《报告》中该词的出现频率并不均衡,最多的为北京和广西,“新常态”均出现11次,其次为宁夏、青海和贵州,分别是10次,9次和9次,最少的当数西藏和浙江,均为1次。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新常态”,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那次会议提出,“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这些报告中提到的“新常态”,多与“适应”相搭配。“目前正在逐步进入‘新常态’。”2月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徐洪才认为,“适应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地方多处于摸索阶段。”
  比如西藏《报告》中,回顾2014年工作时,认为该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打牢农牧业和基础设施两个基础……”而青海《报告》中在谈今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时提到,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定增长,加快结构调整……”
  类似表述还出现在云南的《报告》中:“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以及黑龙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等。
  而在“适应”的前后,还有“认识”、“引领”等与之搭配。从对事物的认知角度而言,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比如青海省就在政府报告中,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做好2015年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
  “新常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徐洪才说。形势发生变化,认识也要跟着改变,否则不利于经济发展。
  对于国内而言,2014年5月考察兰考时,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后在11月的北京APEC峰会上,他又从我国经济的增速、结构等方面,系统阐释了新常态的内涵。当时发表的《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中,“新常态”一词就曾出现8次,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由于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难以预料性,“新常态”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已经引起各地的充分重视。
  而在此前后,我国社会各界也对“新常态”展开各种讨论,不过这种讨论更多是从国家层面进行。
  作为“新常态”提出后的第一个地方两会月,新常态的出现,预示着这样的经济发展状态,已经从中央到地方逐渐达成共识。

  下调GDP
主动落地新常态

  “新常态”下,如何更好适应形势发展,各地给出不同解析。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各地新常态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GDP的下调,其中19省份下调了GDP增长预期或保持不变,上海更是直接取消GDP增长目标,而将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定为“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从内容的贴近性方面来看,林林总总的“适应”表述中,北京的报告可谓紧跟政策步伐。
  在该市《报告》中,北京市长王安顺将政府2015年的任务,具体细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7个方面,而对于其中的6个方面,每一点均从“适应”新常态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比如,探讨京津冀协同的重要性时,王安顺将之视为适应新常态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被视为“动力源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被视为“根本举措”等。作为政治中心,北京对于国家政策的领会与把握的敏感,从中可见一斑。
  当然,不用“新常态”做表述,并不意味着下一阶段的政府工作就不依照“新常态”。从《报告》中来看,地方政府更多是将新常态作为政策实施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出台一系列与当地相适应的政策,而且这种“新常态”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海就在“新常态”背景下,提出政府在未来8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的“自贸区建设”、“创新驱动战略”、“新型产业体系”等与经济方面较为贴近之外,其余包括“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安全防范和基层建设”及“缩小城乡差距”等,更多是从民生、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角度对如何适应新常态,进行了大篇幅的论述。
  此外,“新常态”还包括了跟本地密切相关的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身处我国反恐一线的新疆,其政府报告谈及2015年重点工作,在“适应新常态”一语表述前,加入了“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的表述,足见“稳定”对于该地的重要性。
  2014年,新疆先后发生乌鲁木齐南站爆炸、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恐怖袭击等一系列案件,反恐形势骤然省级。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代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在回顾去年工作时,将之称为“维稳形势严峻复杂”。
  有时政观察者在分析这一形势时,认为未来恐怖主义对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可能将是一种“新常态”,与之相对,反恐“新常态”刻不容缓。
  对于新疆而言,这点尤为重要。于是在新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适应新常态不仅是“维稳”的前提,更是维稳的首要任务。在2015年政府的十项重点工作中,“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被列在了第一位,并在后面进行了千余字篇幅的详尽分析。
  可以说,在不断的“地方化”过程中,对于新常态的认识,已经逐步渗透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对策,则鲜明体现在了今年各地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常态不会是一两年,而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各地都要面对的现实。
过半数政府工作报告
单列依法行政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贵州、青海、西藏、浙江4地,其他省份都将“依法行政”进行了单列。在去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申“依法治国”重要性,在中纪委高压反腐,持续不断“打虎拍蝇”的大背景下,重塑官场风气,“依法行政”口号日渐深入人心,法治“新常态”已呼之欲出。
  有破才有立。2014年出现塌方式、系统性腐败的山西,在其《报告》中,在“切实加强政府建设”的大标题下,专门辟出一节,对反腐进行论述,表示要“围绕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进行专项整治。
  “去年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在山西经常被领导干部们提到。”在接受采访时,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说,“现在已经到了多方发力,消除腐败的时候了。”
  在适应新常态的背景下,山西省长李小鹏表示,今年仍将持续高压反腐态势。而法治,无疑是最佳的反腐利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事实上,反腐只是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山东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对“依法行政”做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所属单位都要带头清偿拖欠的工程款,补缴应缴税费”,并且还要“严格执行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和亲友回避,在不能回避的情况下,必须由本人作出说明”,法治受到极大重视。
  山东的情况并非孤例。包括云南、河北等地的政府报告中,无一例外地将“依法行政”提到重要地位,制度化的笼子对权力的约束不断加强。
  与依法行政相关联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政府行政审批权限的下放,各级政府对此也不遗余力。
  现已公布政府工作报告的17个省市中,行政审批取消或下放,成为一大亮点。其中上海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844项,是其中最多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不止一次表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而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消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对于未来的改革而言,这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可预见的未来,法治必将成为“新常态”。
          (下转B02版)

  (上接B01版)

新常态的关键
还是改革

  在徐洪才看来,不久之后的全国两会,也少不了对我国经济的“新常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阐释,在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同时,给未来我国的改革指路。
  事实上,“新常态”一词曾几度沉浮,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它最早出现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逐渐消失。之后的每次出现,都与世界经济的重大转变有关,比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
  作为“舶来品”的新常态,在西方语境中更多与“难以预测”、“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相关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学者王健的观察研究,西方主流媒体描述的“New Normal”(即新常态),主要形容一国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调整时期的经济状态。
  但自从到了中国,“新常态”含义有所改变,并逐渐成为描述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颇为贴切的词汇,惯常的说法叫“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其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从此前30余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减速为现在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原有的出口及投资拉动的模式,走到尽头。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现实语境下的“新常态”,不仅仅指经济运行状态,而是逐渐扩散到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涵更为丰富,积极意义更为凸显。
  这点,从上文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实不仅报告中有,“新常态”更是成为各地两会参与者们热议的对象。
  安徽省人大代表李立功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认为,要利用好“新常态的机遇”,定期举办科技展览会,让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进来,“既能提炼士气,也能摸清家底。”
  重庆市人大代表、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斌全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将新常态既看做挑战,又看做机遇,并认为靠低质低价粗放型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再不转型,企业可能垮掉。”
  而参加了江苏省两会的该省人大代表薛巧云,看到的则是政治方面的一些微妙变化:“去年来上会,大家私下还议论,勤俭办会的好会风会不会是一阵风,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
  本报记者注意到,与去年媒体对于会风转变所做的“铺天盖地”式的报道不同,今年各地两会有关会风的报道“低调了很多”,稿件也多被安排到边栏或花絮位置。
  对此,薛巧云的感受是,“好会风已经成为新常态。”
  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固然面子上好看,但注定无法持久,“里子”的调整,才更为重要。从本届地方两会看,“不重面子重里子”,成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新常态”,开会直奔主题,分析问题简明扼要,对策直截了当——会议本身就成为“新常态”的很好引领者。
  而近期被媒体热议的GDP增速调低,甚至不再以GDP论英雄,更被舆论视为地方政府的一种“务实”做法。但是,不在意GDP并非完全抛弃GDP。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评价当前“新常态”时认为,经济增速下降,并非意味着可以什么都不干,“我们有很多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有待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深化改革”。
  正如习近平所言,“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