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有王母娘娘留下的脚窝”
坦山及坦山寨的神秘传说
2015年02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文/图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福平
这个山寨在外界看来也许默默无名,但在它的周围却是寨城堡垒无数,西南方向约5公里是大峰山齐长城,偏西南4公里为黄崖山寨,正南方3公里是梯子山寨,东南方4公里是石小子山寨,正东方3公里处是杜庄古城堡,离它一步之遥的地方则是神山。这个山寨就是至今仍不为外界所知的坦山寨。
“坦山无坦山,下巴没下巴”?
在长清区归德镇坦山办事处一带有这么一种说法:坦山无坦山,下巴没下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坦山片区没有一个现成的山或村叫坦山,相邻而西的孝里镇下巴办事处也是这么一个情况。那历史上真的没有坦山这个准确名称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多方考证,位于南坦山永平村向东不远处的神山,当地人读作神山儿的低矮小山丘就是坦山,意即“平坦山丘”的意思。800年前的金代,古人在坦山之顶凿顶为台建起了神山庙,久而久之,坦山就被喊成了神山。而位于神山西北方向大约3里地的地方有一座被南坦山人称作北山、北坦山人称作西山的山峰,于是便被大家约定俗成地叫成了坦山。
坦山和神山如一对兄妹,有那么多的相似,又有那么多的不同,两山距离仅一步之遥,都是孤峰自立,单独成山。坦山雄伟高大,岩石嶙峋,神山秀气娇小,林木葱郁。坦山顶部建有一处巨大牢固的山寨,而神山山顶则有一座悠久的庙宇。
坦山寨修建在山顶中间相对开阔的地方,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南窄而北宽,平面呈一楔形状。整个山寨围墙有2米厚,高度约有4米。听山东面西义和村的老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坦山寨周遭的寨墙平均高度足有七八米,寨墙上的垛口像汉字“凸”连起来一样齐整,垛口中间的瞭望空和射箭口非常完备,整座山寨显得极为牢固和壮实。“从那时起特别是到1980年以前的这段时间,坦山寨被疯狂破坏,这些破坏的人中,绝大部分是爬山闲玩的坏孩子,喊着号子从寨墙上往下推石头,用来听石头向下滚落引起的山谷共鸣声,那些寨墙能禁推吗?”一位张姓老人愤愤不平地说道。
经过一次次的损毁,坦山寨寨墙的高度基本上被削去了三分之一。尽管被破坏,整座山寨仍然给人以坚不可摧的震撼。
独具匠心的集水池和固若金汤的寨门
西义和是离坦山寨最近的一个村子,位于坦山寨的东山脚下,直线距离200米不到。从村中出发,沿着一条上山的小道,经过一段不很容易攀爬的陡坡,就会到达坦山寨最北面一个较高的山头,然后从这儿顺着山梁向南走,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能走到坦山寨北门的位置。
山寨北门靠近东面的悬崖,竖高横窄,像一站立的红薯,高约2米,门洞上端由块石叠凑收中。走进门洞观看就会发现石墙中建有30厘米宽的凹槽,这个凹槽就是起到固定上下提放寨门作用的,作用及原理和现在的水闸一样。可以想见当年的寨门厚度至少在20厘米以上,这么厚实的门板从寨墙的顶部向下一插,固若金汤,外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进得寨内。
穿过这个门洞就会发现寨内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平整的石光梁延续到周围,这些石光梁应当是古人凿掉的山顶留下的岩石节理,然后用被凿下的石头修建了整个山寨。就在这些石光梁上及寨墙的内侧,建有大小不一的石屋20余间,这些石屋修建的尽管比较简陋,但非常齐整,有棱有角,门窗俱全,面积一般在四五个平米。由于风雨的摧蚀及人为的破坏,这些建筑全部透顶和损坏,但石屋的基本结构还算完整。
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些石屋中间位置,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完好的集水池,池子为一南北长8米,东西宽4米,深约2米的长方体。池子南端用人工在岩石上凿出,北端用石块掺着白灰垒砌,池子的上端边口用石灰拍打成密实的斜坡。整个水池的容积为60多个立方,水源主要是收集南高北低石光梁上流过来的雨水,这么多的水足够保证寨子里的人用上一阵子。
从这个集水池向南走上一段距离后,就会到达山寨的南门。南门的结构和北门一样,只是由于人为破坏的原因,南门上方的好多石板坠落在门洞里面,使原本通畅的门洞只能猫腰才能进出。
于志发是西义和村的一位村民,现在在山下承包着村里的一些山坡地种植石榴。据他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前,就在坦山寨南门里边不远处,还建有一座三开间的山神庙,山神庙雕梁画栋,极为精美,连墙壁上描绘的蝈蝈都和真的一样,只是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毁,到现在被毁得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出来了。
坦山寨的修建年代至今仍是个谜,不过从石材的风化程度以及寨内集水池上端白石灰的坚固状况来看,时间不会太久,据估计在清末建造的可能性比较大,山寨的作用据推断应是山下富裕乡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而修建的。
传说中神秘脚窝来自王母娘娘
从南门出来就是一道翠柏遮天的山梁子,沿着这道山梁子向南走大约200米的距离,就会到达整架坦山最南端的一个山头,这个山头高度约有200米,是附近所有山头的制高点,好似一块切菜的墩子,站在这个墩子顶向四周望去,东边的马山清晰可见,南边的大峰山历历在目,西边的黄河如一条彩带,北边济广高速长清服务区停放的车辆密密麻麻。
就在这个墩子向阳的岩石上,我们会发现有两只类似脚窝的坑洞让人大感意外。只见这两个脚窝的外形恰似人站上去留下的脚窝一样,而且还明显看出脚跟和脚趾所站立的位置,长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
这对脚窝就是人们传说中王母娘娘留下的足迹。
听山下老人讲,很久以前,王母娘娘有一天来到坦山一带,看到这儿民风淳朴,风景秀丽,就想把东海三山中的一座小山安放在这儿,站在坦山顶正拿不准往哪儿放时,突然发现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片桃花林非常漂亮,于是王母便将小山摆放在那儿,这座小山就是今天的神山。由于站得太久,王母娘娘的两个脚窝便深深地印在了这儿的岩石上。
附近百姓发现老天非常眷顾坦山,连年风调雨顺,就准备从王母当年在坦山站立的身后开阔处,建立一座庙宇用来纪念玉帝王母,谁知就在人们铺好纸张、摆好供品准备祭奠开工时,一阵大风把这些东西吹向了东南方三里开外的神山顶,于是人们就在神山顶上建起了庙宇供奉起玉帝王母及诸路神灵。事后王母托梦给百姓,之所以不让人们在坦山山顶修庙,是这儿山高崖陡,心疼百姓费工费力,在低矮的神山修建庙宇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当然这都是神话传说,两个脚窝的真正成因从科学角度来讲则是大自然化学作用造成的。山上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石灰岩,受溶于二氧化碳雨水的溶解,两个脚窝里比较疏松的碳酸钙就变成了微溶性的碳酸氢钙被水冲走或随水漏掉,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么两个深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