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收藏界的另一投资新品种
2015年02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莹
“九龙池上有高台,池下芙蓉台上开。锦鲤不妨仙客跨,白鸥须望主人回……”此首明代张含的《怀归》在其浪漫主义色彩的描画下,锦鲤彷若幻化成仙。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养鱼”的雅好,尤其是锦鲤,色彩艳丽的鱼儿在水中端庄又不失婀娜的姿态,令观赏者心舒气平。另一方面,中国久有“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的风水之说,游弋于水中的鱼儿也就自然而然受到重视,而这其中,尤以锦鲤受到追捧。
锦鲤市场风生水起
近些年来,很多人会发现,新开的公司、店铺往往都会摆有一个清澈透亮的大水族箱,箱内数条色彩艳丽的鱼儿或互相追逐或随水波怡然晃动。
观赏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中。这种现象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支撑。
日前,中国渔业协会锦鲤会会长郑敏学来山东调研。来自中国锦鲤之乡江门的郑敏学告诉记者,“作为观赏鱼的一种,喜欢锦鲤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行业养殖正有从南向北扩展的态势。”
在经过近10天的调研后,郑敏学说,在近5年的时间里,山东已经从当初的不到30家锦鲤养殖场,发展到如今的100余家。
“只玩日本血统纯正的锦鲤。”市民常先生是个锦鲤的玩家,以前都是在网上看好了照片,再从广州空运回烟台,“小条的运费就要200元,体型大的就是1000元。”
郝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在烟台玩锦鲤的玩家不少,但没有专业的水平,南鱼北养,转水是一种挑战。
周连龙与郝先生是养锦鲤的“鱼友”,两三年前,俩人一起养日本进口的锦鲤,一路折腾,脾气耿直的周连龙“恼”了,“开了个烟台唯一的日本进口锦鲤场”。
正在成为收藏投资行业新风向
“以小搏大”暴富的神话,在收藏圈里尤甚,“一位有心之人去农村寻宝,在某一民妇手中以十元八元收得一猫盆狗碗,回到城市,转手获利几十万。”这样的“捡漏”的故事大多以上世纪80、90年代为背景,早以分辨不出真假,但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然而,在近些年,收藏圈里的投资已经转向了智商型、专业型。郑敏学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一位锦鲤的玩家出手一条在三次锦鲤大赛上获得冠军的锦鲤,“70多万,你知道他是多少钱入手的?1000块!”郑敏学说,在神话的背后,其实要有精准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
锦鲤没有胃,食道与肠直通。前不久,周连龙的锦鲤“积食”了,“排不出便,都要死了,我就跟老郝把它抱到箱子里,给它摸肚子,按摩。”这次经历,催使了周连龙在烟台开场的决心,他还从广东请来了专业养锦鲤的师傅。
锦鲤价格悬殊有“道道”
“为何你缸里的锦鲤200元,人家的就是几十、上百万?”郑敏学说,一条母鱼一次能产下七八十万的小鱼,一般一年内要经过五选,第一选中最多留下10%,其他的就都丢到鱼塘喂食吃活鱼的鱼了。第二选,再选10%。到了五选下来,留下的只有几百条,而就是这几百条,就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几十、上百万。
郑敏学说,市面上的低价鱼,基本都是河南和广州产的,行业人士统称“自产鱼”,2014年的价格在15元一斤,在今年价格调整到10元一斤,而这样的鱼,养到再大,还是15元一斤。
“在200年前左右,锦鲤从中国传入了日本,而在日本被发扬光大了。”郑敏学说,先后几次的突破性革命,使得日本进口的锦鲤价格扶摇直上。
14日,周连龙的日本进口锦鲤场就要开业了,在他位于黄务的鱼场,郑敏学找来一条红白说,锦鲤讲究血统,以红白为例,白底必须纯白,有一点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而红斑就必须均匀浓厚,边缘清晰。头上红斑愈大愈好,但不可渲染到眼、颚、颊、嘴吻,以红斑前部到达鼻孔线最好,至少也应到达眼线。红斑到嘴吻的“掩鼻”或头部全红者“覆面”品格不雅。嘴吻上有小圆红斑称为“口红”。如头部有大红珏时最好不要有口红,但如果头部红斑只到眼线或比眼线稍高时,“口红”的存在就美妙绝伦了。尾结后部最好有白底,躯干上斑纹左右均匀,鱼鳍不要有红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