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四千,朋友圈里买个假名包去投诉,工商部门却无法受理
2015年0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烟台2月12日讯(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衣学红) 忙年购物今年多了种新形式,就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通过这种形式,可能会让你买到比较稀罕或廉价的东西,但有个突出问题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想维权就非常困难。近日烟台市民张女士花4000元在朋友圈里买了个假名包,去投诉却无法找到投诉对象。工商部门对此也发出了消费警示。
  前几天,张女士看到朋友圈一个好友在推广PRADA的包,对于这个品牌,张女士心仪已久。“原价是1万多元,现在才4000元,感觉挺合适的,也是朋友的朋友卖的,就没多考虑,给对方打了款。”张女士说,几天后,她就收到了这个名包,拿到后感觉有点失望,包看上去做工有点粗糙,颜色也不正。她便拿给身边几位懂行的朋友看,大家都说不像正款。张女士随后又到烟台一家奢侈品专营店咨询,经专业人员鉴定,这个包确实是一个高仿货。
  对此,张女士十分生气,也曾在微信上私信卖家,希望把包退了,但对方一番寒暄之后,就没了音讯,后来干脆不回复了。无奈,张女士拨打了烟台市工商局的投诉电话,而面对张女士的投诉,工商人员也很头疼:这种朋友圈内的交易,绝大多数都是私下交易,卖家只是在朋友圈内打打广告,并没有实体店铺,投诉主体市场不存在,无法受理。工商人员只得建议张女士通过朋友关系,与卖家私下解决。
  工商部门介绍,微信朋友圈购物是近来时兴起来的一种购物形式,它的门槛很低,只要有微信号就可以在朋友圈卖东西,这给消费维权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建议消费者通过微信购物的话,最好选择那些有实体店铺的商家,或者交易的时候,想办法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这样会有一定的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