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赶大集,百姓忙年不含糊
“每天都安排得特别紧张,这样才有年味”
2015年02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梁修玉每天到集市上购买各种年货。  本报记者 梁越 摄
  太平镇镇集上,村民在选购鲜虾和海鱼。 本报记者 张健 摄
     本报记者 梁越 
杨擎 张健
  春节来临,在外工作的市民纷纷赶回老家与家人团聚。而在家的老人们开始陆续做准备工作,城区家庭市民连续7日天天赶集买年货,乡镇村民则趁乡镇大集备足鸡鱼肉肘,共同期待全家团圆之时。
  城区普通家庭:
10年前花20元做新衣
现在到超市花400元买

  11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济阳街道何家村时,居民梁修玉刚刚驾驶电动三轮车回家,车斗内放有刚买的豆芽、韭菜、黄瓜、藕等蔬菜。“马上过年了,这几天每天都得上街,每逢城里集、王奎楼集、朱家集,我都要去买各种年货。”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腊月廿五开始蒸馒头和年糕。“一般都要蒸4锅馒头、2锅年糕,这些馒头也就能吃到年初七。”梁修玉的老伴任女士说,腊月廿六开始购买鸡鱼肉肘,腊月廿七将全家打扫干净,腊月廿八购买鞭炮,腊月廿九炸带鱼、炸藕,年三十挂灯笼、包水饺。
  “每天都安排得特别紧张,这样才有年味。”梁修玉说,回想10年前家庭条件较差,每到腊月二十,全家齐上阵在街上售卖鞭炮,根本没有专门的时间购买年货。“只能在卖鞭炮不忙的时候,老伴去集市上买点过年必备品。” 
  梁修玉称,所谓的过年必备品则是糖、瓜子、鸡鱼肉肘。“那时候花糖也就买1斤,瓜子买2斤,肉菜也非常少。如今,各种糖果得买4斤,各种口味的瓜子10斤,像鱼、虾、带鱼、香肠、肘子等肉菜更是常见。” 
  谈及过年的新衣服,“10年前和现在比真是千差万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任女士称,10年前新衣服制作有两个流程,自己先去集市上挑选喜爱的花布,再让裁缝根据身高、腰围制作,一件衣服的全部成本也就20元。
  “昨天我在好又多超市买的呢子大衣400块钱,是10年前衣服的20倍。”任女士称,新买的衣服布料摸起来十分柔软、厚实,领口和袖口还带有狐狸毛,穿上特别保暖、舒服,看起来也十分上档次。 
  梁修玉称,如今过年不仅在物质方面超过了以往,精神方面也大有提高。“压力不再那么大,可以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与全家老小共度春节。” 
四世同堂家庭:
提前10天就备年货
14口人一起看春晚

  每年春节,都是陈吉花老两口最忙的时候。陈吉花老人今年83岁,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老人告诉记者,她和85岁的老伴有三子一女,算上家里的第四代加起来有14口人。 
  “儿女们都喜欢吃我做的菜。”陈吉花老人说,如今四世同堂过大年是老两口最开心的日子。  为了一大家人的团聚时刻,陈吉花老两口从腊月二十就开始忙活了。“买全年货至少要三天。”陈吉花老人说,自己年龄大了,走路较慢,只能第一天买青菜,第二天再买鱼、肉,连续赶好几天集。 
  “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炸货’。”陈吉花老人说,每年都会提前炸满满两大盆带鱼和藕合,小辈们都喜欢到家就“开吃”。 
  “儿女们特别喜欢吃我做的红烧猪大肠,每年过年来都嚷着要吃。”陈吉花老人说,大肠洗起来特别麻烦,要翻出来一遍遍地洗,还要把肠油去掉,但再麻烦也乐意做,只要孩子们吃得高兴,自己也高兴。 
  除了过年要让孩子们吃好,还要让孩子们住好、玩好。“今年气温较高,阳光好,我每天都晒几床被子预备着过年盖。”陈吉花老人说,每年过年,家里都足足有14口人,挤在三间房里。 
  “大年三十,14口人一同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候。”陈吉花老人说,看完晚会,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儿媳,总会凑起一两桌,打牌、打麻将,有说有笑十分热闹。
  “今年初四,小孙子会把孙媳妇儿带回来,这是今年自己最高兴的事了。”陈吉花老人说,儿女们事业有成,孙辈们成家立业,今年一定能过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乡镇普通家庭:
年货越来越多样化
海产品也占据餐桌

  临近春节,太平镇镇集十分热闹。近日,记者来到太平镇的镇集,发现不少村民提着大包小包,骑着电动车、三轮车,前来赶集选购年货。药王村村民武学虎称,今年年货以海鱼、海虾、青菜为主。  6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了太平镇的镇集,虽然才十点钟,前来太平镇集赶集的村民已经摩肩接踵。鸡、鸭、鱼、肉、菜,在南北和东西走向的两条街两侧,赶集的人把百余米的集市堵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都是前来买菜的村民。
  仔细观察才知道,村民都大包小包地购买着过年的菜品和衣服等。家住太平镇药王村的武学虎称,“今年多买点青菜,少买点肉。现在买东西方便了,乡镇都是五天两个大集。”
  “集市上的年货也丰富了。”武先生称,今年的年货置办与往年比也有很多变化。现在买东西都方便,在肉类的购买上有所减少。亲戚少的家庭一般过年买上30斤肉馅就行,再买点排骨类,够吃就行。
  村民购买肉类数量减少的同时,海鱼和鲜虾特别受追捧。在大集的东半段有几个卖冷冻鱼和鲜虾的摊位,村民们正在挑选鳕鱼、红鲳鱼、白鲳鱼。武先生也准备买海鱼称,鸡鸭鱼肉平时经常吃,过年了也换换口味。
  卖冻海鱼的刘老板说:“现在农村和县城生活水平差不多,老百姓也开始吃海鱼了,近几年生意特别好。好一点的鲜虾都按对卖,2元/对。老百姓买的也非常多,有的一买就好几百元的。”
  武先生最终驻足在青菜摊位前挑选青菜。他说:“现在几乎每天都吃鸡鱼肉,天天都像过年,过年就少买点肉,多买点青菜,家里人都愿吃。”最终,武先生选购了几棵大白菜,准备过年包水饺用。 
  据了解,不少村民在年货选购上偏向于购买蔬菜,对于肉类的需求已经由最初的“过年多买肉”过渡到了“过年少买肉”。海鱼、鲜虾等海产品正在逐渐占据着普通百姓的餐桌,青菜类也首当其冲成为了村民餐桌的主力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