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手术 花一周做检查
委员建议,政府介入,改变医院逐利行为,防范过度医疗
2015年0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市政协委员纪新强。 本报记者 吕璐 摄
     本报2月15日讯(记者 吕璐) 一个二十分钟就能完成的粉瘤手术,术前却用了一周时间做各种检查,“漫长”的就医路程让市民刘先生担心遭遇“过度医疗”。对此,青岛市政协委员纪新强建议,需改变医院逐利的医疗行为,划分真正意义的营利与非营利性医院,以避免过度医疗。
  日前,市北区的刘先生腿部长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的粉瘤,到一家大医院就诊。医生要求做B超、验尿、验血等各项检查。因排队的病号多,第四天才做了B超检查。门诊手术又排了三天。而手术只用了二十分钟。手术后,刘先生算了算,发现检查、手术加开药一共花了1100元,“手术后,医生说有可能是恶性瘤,建议做切片检查,又花了近四百元。”之后,刘先生到社区卫生站做消炎,卫生站医生告诉他,如果是在社区卫生站检查并手术,“一百块钱就能搞定。”“一直认为大医院治得好,哪知道这么费钱。”刘先生说。
  青岛市政协委员纪新强介绍,过度检查也是过度医疗的一类。据介绍,过度医疗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纪新强介绍,过度医疗不仅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虽然国家出台大量法律及相关制度防止过度医疗,但近些年,过度医疗却愈演愈烈。” 
  纪新强认为,过度医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公有制医院财政补贴非常有限,90%以上要靠医院自己创收,医院按科室收入完成情况来分配奖金和工资等,“这迫使医生想方设法增加诊疗的项目、次数,以期获得较好的收益。”另一方面,还有医生为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也会要求患者做全面检查。
  对此,纪新强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介入,改变医院逐利的医疗行为,划分出真正意义上的营利与非营利性医院,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彻底改变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入挂钩的做法;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尽快健全各种疾病诊疗指南,建立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评估的指标和管理体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