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坚守岗位,济宁市看守所的铿锵玫瑰们:
愿做温暖的阳光感化迷失的心灵
2015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执勤女警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每天开例会通报各监区的情况。
  认真查看监控录像。
  查看各监室情况。
  检查监区内的设施。
  列队巡视监区。
     2月27日,城区北侧的济宁市看守所一片安静,庄严而有序。在高墙内,有一支21位警花组成的女子执勤大队,全年无假日,全天候承担着200余名女性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这里看似神秘而冷漠,但她们用真情的力量感化着一颗颗曾误入歧途的心灵。
  早上8点20分,女子监区门前悬挂着的两个大红灯笼迎着微风轻轻摆动,身着警服的女警们列队而过,巡查监区、谈话教育、组织在押人员吃早饭……紧张而忙碌的一天由此开始。“我们大队有21名女警,最大的47岁、最小的23岁,分三班全天候轮流执勤。”女子执勤大队大队长宋华倩指着监区内长200米的走廊告诉记者,执勤女警白天每隔15分钟、晚上每隔20分钟要巡视一个来回,一天下来至少要走十多里的路。
  大年初一早上7点半,匆忙吃了几个水饺,40岁的宋华倩便离家早早赶到了监区。自2010年底女子执勤大队成立以来,她已经在监区内度过了4个春节。“春节期间,女性在押人员的情绪更容易出现波动,所以心理疏导一定要跟上。”宋华倩说,她已经习惯了与在押人员一起过春节。
  28岁的刘琰是一位青海女孩,5年前毅然成为看守女警,如今她已经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工作太忙,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和家人,感觉对他们挺愧疚的。”说起家人,刘琰情不自禁地抹起了眼泪,前年春节,她便答应远在青海的父母回家过年,但直到今年春节前父亲生病住院,她还没有腾出时间回去看望。23岁的王骞悦刚入职5个月,说起对新岗位的感受,她用了封闭、单一两个词,“在这种环境下,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严谨、细致,更明白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
  宋华倩说,女警们灿烂的笑容背后,都隐藏着对家人的愧疚,但只要到了工作岗位上,每个人便都成了风风火火的“女汉子”。“很多人称赞女监管民警是高墙内绽放的铿锵玫瑰,但我们更希望做一束束温暖的阳光,为女性在押人员照亮黑暗,指引新的生活方向。”
  文/图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李岩松 通讯员 闫晓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