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成立防灾减灾中心
承担救灾物资管理工作
2015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赵松刚 本报通讯员 张森 武际同
  2014年,潍坊市灾情严重,17个县市区中有13个受灾,遭遇了旱灾、低温冷冻、风雹、洪涝、风暴潮等多种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因干旱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绝收,群众饮水困难。
  2日,记者从潍坊市民政局得知,潍坊设立潍坊市防灾减灾中心,主要承担救灾物资的筹集调剂、仓储、转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宣传等工作。

  
  去年潍坊遭遇旱灾、风雹、洪涝、风暴潮等多种自然灾害

  潍坊市属人口大市,各类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情况复杂,台风、暴雨、冷冻、风雹、洪涝、干旱、风暴潮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2014年潍坊市灾情严重,17个县市区中有13个受灾,遭遇了旱灾、低温冷冻、风雹、洪涝、风暴潮等多种自然灾害,其中部分地区因干旱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绝收,群众饮水困难,严重影响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潍坊受灾人口约256万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25万公顷,成灾面积19.07万公顷,绝收面积4.47万公顷,去年因多重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其中旱灾造成经济损失占95%。

  防灾减灾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近日,经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潍坊设立潍坊市防灾减灾中心,为市民政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心主要承担救灾物资的筹集调剂、仓储、转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据介绍,潍坊市防灾减灾中心成立以后,将面向居民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开展综合培训,提高全市灾害管理和组织能力;面向各级灾害信息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灾害信息预警和报送能力。中心将通过有效地防灾减灾物资筹集及综合管理,提高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救灾物资保障能力。
  另外,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潍坊市防灾减灾中心还将承担救灾物资的筹集调剂、仓储、转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民政部门和企业签订救灾储备合作

  据介绍,潍坊市民政部门与中百集团、海王医药等8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救灾物资储备协议,储备基本生活物资90余种价值1200万元,药品5000多种价值580万元,应急救灾车辆100余部。
  另外,经潍坊市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修缮完成城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改造了救灾储备库7000余平方米。新建了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市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集救灾物资储备与应急避难于一体。
  根据潍坊自然灾害分布规律,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16处,建立镇街、社区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281处,储备基本救灾物资近700万元,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救灾物资储备布局。

  在全省首推民生综合保险工程,2016年将实现全覆盖

  民生综合保险工程作为25件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保险业引入灾害救助领域。实施民生综合保险工程,是潍坊市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灾害救助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在山东省属首次试点。
  民生综合保险由人身伤害保险和房屋财产保险两部分组成,试点工程分“调研、试点、全覆盖”三个阶段,从2015年起在昌乐全县、寿光市古城街道和羊口镇进行试点,2016年在潍坊全市全面推开。
  民生综合保险保障对象为本行政辖区内由公安部门登记的户籍居民(参加抢险救灾的不限户籍)及每户限一套住房。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四类:一是风灾(含风暴潮)、暴雨、暴雪、冰雹、雷击、洪水、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等自然灾害;二是家庭火灾、爆炸、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中毒、触电等事故灾害;三是溺亡、飞行物及其空中运行物坠落意外伤害;四是在本行政区域内参加抢险救灾人员受到的人身伤害。
  民生综合保险具有“低投入、广覆盖、高保障”的特点,政府为每人投入几元钱,居民将享受最高赔付额达十多万元的保险保障,有效解决居民“因灾致贫”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