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医,一大波儿福利来袭
市卫计委公布2015工作计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提到50元
2015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腾腾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一卡通”年内或可实施、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并提高收入、启动妇儿医院老院区改造……在日前召开的青岛市卫生计生暨中医药工作会上,市卫计委公布了2015年的工作计划。
  全科医生在为病人诊断。(资料片)
一卡通: “一卡通”年内或可实施
  日前发布的《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今年,岛城将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建设青岛市“区域诊疗一卡通平台”,在部分医院开展试点工作,整合原有“一院一卡”统一实施“一卡通行”,实现实名制预约挂号,诊间缴费结算,院间预交金通用等,方便市民就医。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步骤推进全市“一卡通”建设。
  据悉,“一卡通”平台年内就能搭建完毕,届时,市民持一张“一卡通”就可以在岛城所有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就诊。而且,在所有医疗机构中的就诊记录、患者个人信息等内容都将储存在这张“一卡通”上。据了解,这张“一卡通”将采用预存款形式来使用。
公共服务: 人均补助标准提到50元
  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经费标准提高到人均50元,继续向村基层卫生服务和乡村医生倾斜;村卫生室承担48%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按比例拨付项目补助经费。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筛查率达100%,延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项目;继续实施口腔疾病预防项目,开展小学生窝沟封闭和早期龋齿填充工作。
  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步伐,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全面测算公立医院医药费用、次均费用及工作量增长情况,合理确定费用控制指标,及时跟踪监测医药费用增长变化情况,及时发布费用预警信息,力争2015年全市医药总费用增长幅度下降30%。
人才: 实施卫生计生“百千万”人才工程
  为解决医疗人才缺乏问题,今年将继续推进实施“青岛卫生英才计划”,全年力争引进市级高层次人才10名(含柔性引进),招聘博士硕士600名;实施卫生计生“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培训百名领军人才、千名知名专家、万名医护骨干人才。
  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建立定向培养制度,提高乡村医生收入,落实乡村医生退岗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筹资补偿、培养培训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城乡支农工作。建立以基层需求为主的双向选择支援医师派出工作制度,提高支农工作效果。
  在基层服务模式改革试点上,选择部分区市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开展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在黄岛区推进慢病与心脑卒中防治一体化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年内初步形成一体化的工作网络和协作机制。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实行乡村一体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推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工作。
中医: 开展“送汤药上门”,新建60个国医馆
  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试点,新建60个国医馆、100个中医专病特色门诊、6个综合诊疗中心,为市民提供中医特色医疗服务。
  实施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扶优项目,推出10个治未病服务项目,培养100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建设10个养生保健基地、7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80个养生保健指导门诊,举办200场中医科普大讲堂,大力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出若干国内、省内领先水平的优势病种;开展各层级的名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启动第二期“西学中”普及班等项目,提升中医药人才水平。
大项目: 启动妇儿医院老院区改造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青岛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青岛市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编制工作,修订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市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及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市口腔医院二期改造工程;启动市妇儿医院老院区项目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在严格准入的同时,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鼓励大型公立医院为区域内民办医院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提升民营医院综合管理与技术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