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出发不一样的故事
2015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 李斌臣   “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90后”李斌臣是威海边防支队20名维和队员中的“年轻人”,他少了一些离别的伤感,多了一份坚定。
  2013年,李斌臣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荣成边防大队港西边防派出所,“没想到更多的未来规划,得知有维和任务时就报了名。” 
  得知儿子报名参加维和任务,李斌臣的父母强烈反对,但李斌臣在电话中强硬地“通知”父母已报了名,为此还和父母冷战了两个周。李斌臣知道父母是担心,他为此多次跟父母解释利比里亚的环境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恶劣,最终说服父母。 
  首批英语队员报名失败后,李斌臣不放弃,又报名第二批的战斗队员。为能被选上,李斌臣坚持每天做100个俯卧撑、跑步、健身,持续了半年,最终成功入选。
  和李斌臣一样,此次的威海队员中还有四名“90后”,最小的生于1993年,有战斗队员、后勤队员,也有执行官。
□ 李帅   “军人,有国才有家”
  李帅是威海边防支队政治处宣传文化科科长,当得知有机会参加维和任务时,他报了名并通过层层选拔和培训,最终获得派出资格。
  在欢送仪式上,妻子梁琳和他们5岁女儿来送行。看着可爱的女儿,李帅多次把她抱入怀中亲吻告别,面对离别,他只能把更多的言语化作深情,微笑着凝视他身边的妻女。 
  梁琳也是一名警察,她在荣成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工作。“老公代表国家参加维和任务,我感到荣幸和骄傲,家里的一切都会打理好”,为了让即将出征的丈夫能在国外安心执行任务,梁琳表示会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切没问题的”。
  离别一年,李帅坦言舍不得妻子和女儿,但身为军人的他深知有大家才能安小家,“作为军人,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了,小家才能幸福。当祖国需要时,我就要站出来。”李帅称,此次远赴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不仅代表了威海边防支队,也代表了威海公安,他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
□ 顾宁   不能看着第二个孩子出生
  和梁琳一样,同为军嫂的胡菲也十分支持和理解丈夫顾宁。
  胡菲的丈夫顾宁是一名边防民警,担任威海公安边防支队训练中心主任。“作为一个天天进行战术训练的人,不参加维和是一种遗憾”,得知丈夫要报名参加维和时,胡菲不仅力挺丈夫,还说服家人,因为她不仅是一名军嫂,同样也是一名军人。
  胡菲现任威海公安边防支队刘公岛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在欢送现场,胡菲带着5岁的儿子安安来送别。得知爸爸要去很远的地方,从小黏爸爸的安安嚎啕大哭,抱着爸爸的腿不让离开。
  安安问起爸爸要去往哪里、何时归,胡菲安慰儿子“爸爸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过一个夏天,过一个生日,再过一个春节,爸爸才能回来”,小家伙才能平静下来。
  让胡菲最难过和遗憾的是,丈夫不能亲眼看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胡菲已有3个月的身孕,“刚查出怀孕时,他就出去培训了”。胡菲前三个月的孕吐反映特别厉害,尽管如此,她还是理解和支持顾宁。
  顾宁坦言,他特别想陪伴妻子生产,看着孩子出生,但“军人,工作是大”。“预产期是今年9月份,他明年3月份才能回来,那时孩子都已经半岁了。”胡菲说等孩子一出生,她就打电话给远在非洲的丈夫,让他给孩子起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