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戴耳机睡着,小伙患上耳鸣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戴耳机听音乐别超一小时
2015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2日讯(记者 刘晓) 3月3日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市中心医院医生提醒,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通过正确方法保护听力,能阻止或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发展。
  据了解,临床上应用的十多种抗菌素的毒性反应可损害听觉神经,它们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紫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医学上把这些抗菌素统称为“耳毒性抗菌素”。
  “引起耳聋的原因很多,有遗传、疾病、外伤等。此外,煤气中毒、噪声、出生时缺氧等因素也能导致耳聋。已经发现对耳朵有毒性的药物百余种。还有水杨酸类制剂、速尿等强利尿剂以及奎宁、氯奎等抗疟疾的药物。”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尹兆富介绍。
  除了药物引起的耳聋,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也会引起耳部不适,甚至耳聋。
  很多年轻人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还有的选择戴内耳式耳机,都是很容易伤耳朵的。
  “因为人的听觉范围非常大,一般的损伤可以暂时影响不到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再加上常规体检中并没有详细的听力检查,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里,在步入老年之前拥有一个衰老的耳朵。”尹兆富说。曾有一名来就诊的小伙常戴着耳机听音乐,晚上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后来发现耳朵老是响,原来是患上了耳鸣。
  据悉,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看有没有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异常,这可能是听力受损的早期症状。
  不同年龄段可能引起耳聋的原因不同,除了药物、不合理的用耳方式之外,工作压力大、疾病等也很容易引起耳聋。除了随时按摩耳朵之外,遇到耳部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