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经济开发区3000多名群众共享鲁北民俗文化盛宴
武秧歌19年后再回舞台引回忆
2015年03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3日讯(记者 谭正正 通讯员 王树成 张秀华) 2日下午,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政府院内,彩旗飘扬,人潮涌动。3000多名群众共赏了该区举办的鲁北民俗文化汇演活动。此次演出来自全区十余个村的11支演出队伍,共200余人登台赛艺,其中当地已经间断19年的武秧歌重新展现在群众面前,引起了人们的回忆。
  比赛现场,演出的节目形式既包含武术、京剧、秧歌等传统文艺形式,又涵盖了广场舞、扇子舞等现代流行群众文化形式,让当地群众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尽情享受了一场“群众文化大餐”。从十几岁的小姑娘到年过花甲的老大爷老大娘,跳起来、扭起来、唱起来,在舞台上尽展风采。
  伴随着五彩绸扇舞《开门红》、《羊年吉祥》拉开了演出的帷幕,随之上演的一出戏曲联唱,更是点燃了全场的火热气氛。“我们村有很多戏曲爱好者,我们就把他们组织起来,自弹自唱,活跃了节日气氛”。该镇高井村戏曲表演队组织者张方传说。“这么大的民俗文化表演在我们北海还是头一次!”来自马山子镇蔡家村的张奎贞第一次走上舞台,和一群孩子们表演了欢快的腰鼓。高井村的李娜、张树征一曲《沙家浜》智斗片段,唱念做打,毫不含糊,传统的国粹的艺术被这些庄户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传统武秧歌更是勾起了当地村民的回忆,武秧歌在当地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已经19年没有表演过了,武秧歌的第五代传人马山子村马玉州已经89岁了。“趁这个机会再把武秧歌拾起来,让后人能够将这种文艺形式保留下去。”马玉州说。为了参加这次文艺汇演,马玉州献出自己保存了几十年的几套行头,并根据记忆指导、编排了一台传统鲁北武秧歌,从服装、人物角色、到动作和队形变换,均保持了秧歌传统特色。
  马山子村党支部书记马凤晓说,这个节目19年没有表演过了,当在村里排练时,很多老人看了非常激动,勾起了他们的回忆。为了演出,更是为了保留下这种文艺形式,人们每天都会花费3个小时来训练。马玉州老人凭记忆记录下了鲁北传统武秧歌的15个场面,春节期间组织起来,加入了10多个妇女进行了创新表演。鲁北传统武秧歌的“伞头”,也是第六代传人马如泉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全都参加了表演,“一定要把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传下去”。
  近年来,北海经济开发区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是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环境,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借助广场舞大赛、文艺汇演等各种形式,引导各村建立文艺团队。通过活动又脱颖而出了大梁王舞蹈队、马山子秧歌队、帝赐街武术表演队等特色品牌队伍。据悉,该区在每年妇女节、国庆节等常规节庆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搭建舞台,组织了广场舞大赛、锣鼓大赛、文艺汇演等各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和比赛真正让群众文化动起来、火起来。
  武秧歌节目选自隋唐演义中破登州救秦琼一幕。
本报记者 谭正正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