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过十五”
2015年03月0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侯凌肖
元宵节到了,闲逛烟花爆竹市场,种类繁多的烟花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感慨物品丰盛之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的“过十五”情景。
正月十五,城里人叫元宵节,农村俗称“过十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十五”燃放的烟花品种屈指可数,只有“二踢脚”、“气火”、“文武鞭”以及手工制作的“小花”等,比较上档次的是“炮打三节”、“火烧葡萄架”、“文武鞭”之类。傍晚时分,十五的月亮还没升起,村庄便开始沸腾了,村里大队部的喇叭响起来,男女老幼纷纷走出家门,顷刻间,中心街变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支支“气火”拖着长长的尾巴呼啸着冲向天空,爆竹在半空中相继炸响。这时,密集的人群中一阵骚动和尖叫,原来是拉“文武鞭”的人来了个突然“袭击”。于是,鞭炮在地面上“噼噼啪啪”炸响,一支支“钻天猴”在躲避的人群中上下横飞。至此,各种烟花表演算是拉开了这个热闹夜晚序幕。东边的“文武鞭”刚收场,西边的“炮打三节”在八仙桌上点燃了。一束耀眼的“火树”冲天而起,飞溅的火花映红了夜空,映红了围观者的张张笑脸,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胜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说起农村“过十五”,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转花篮”。倾心这项活动的组织者,事先在街中心挖一个碗口大小的孔洞,上面套上石砘子(为防竹竿位移),孔洞里放一根丈余高的粗竹竿,竹竿的顶端系上绳索或铁环,绳索的另一端栓系着“花篮”。所谓的“花篮”,是用铁制的牛笼嘴加工而成的。里面装上木炭、敲碎的铁锅碎片。转“花篮”可是个力气活。热心的组织者会挑选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壮汉来当担“重任”。只见三个黑铁塔般的壮汉手握竹竿,奋力摇起燃烧着的“花篮”。于是,闪着火光的“花篮”以竹竿为圆心飞快地旋转起来。“加油!加油”!围观的人群沸腾了,大家高喊着号子为壮汉助威、呐喊。“花篮”在半空中越转越快,火球也越来越大。不一会儿,被烧得通红的铁锅片从“花篮”里被甩出来,散落之处,立刻溅起团团耀眼的火花,甚为壮观,让人惊叹不已!“好花!好花!”围观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顷刻间,热烈的掌声、欢笑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天上的星光,地上的火花,遥相呼应,天上人间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放“云灯”(现在人们叫“孔明灯”)也是一项非常聚集人气的娱乐活动。扎制“云灯”可是个技巧活,村上的热心人往往会请扎制纸活的老匠人制作。匠人用细细的竹片先扎制出圆桶般的模型,上面糊上白纸,底部固定上几道细铁丝,然后放上便于点火燃烧的油布和棉花。当然,“云灯”做得越轻越好。农村这项自创的娱乐活动一般是安排在最后的“压轴戏”,放飞地点会选择在村头开阔的场所。只见“云灯”的底部火苗一闪一闪地越燃越旺,不一会儿,“云灯”在烟与火的冲顶下慢慢上升、上升。“看!升高啦!”“追云灯去喽!”一呼百应,人们纷纷冲进田野,在田野里奔跑着,呼喊着,追逐着,欢声笑语在田野里久久回荡。放飞的“云灯”就像村民放飞的希望和梦想,人们追逐,年年追逐着那激动胸怀的田园梦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