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王阳:
活在当下的柔情铁汉
2015年03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籍贯河北,生在吉林,长在江苏,当兵在山东,他把大部分青春记忆镌刻在济南;擅长绘画、当过教师、做过舞美,如今,他最多的时间是在平淡和坚守中度过。长期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刚强的意志;不懈的艺术追求磨砺了他不屈不挠的坚持和完美主义。
  工作雷厉风行,铁汉也有柔情,他是济南军区政治部军人俱乐部主任——王阳。
  本报记者 高倩倩                 

□从小爱画画 被特招入伍
  初春清晨,济南八一立交桥附近车水马龙,或许是因为周末,早起的人们略显慵懒,济南军区八一文体馆却在紧张有序地运行,丝毫没有周末的放松。“我们这工作,没有节假日和周末这一说,一年到头都是忙,别人放假的时候,我们反倒越忙。”王阳笑着说。“我能抽根烟吗?”王阳礼貌的询问得到肯定答案后,他拿起一根烟,深吸了一口,打开了记忆闸门。
  王阳籍贯是在河北省秦皇岛,却从没回去过。“我出生在吉林,父亲是军人,7岁那年随着部队换防去了江苏。”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王阳对童年生活的最大记忆是淘气和画画。“小时候就喜欢画画,从家到学校路上的那些墙上都画满了我的画。”王阳笑着说,后来父母看自己爱画画,便送去少年宫开始了正规学习,“父母也觉得,画画能拴住我淘气的心,能让我安定下来,也挺高兴。”
  高三那年,王阳开始了自己的艺考之路。“那时没有统考,报哪个学校就要到哪个学校去考试。”王阳说,那一年,他一个人背着画板跑去沈阳、北京、南京等地参加考试。“查学校、买火车票,到地儿后找学校、找旅馆、报名、考试,都是一个人。”王阳说,当了几十年兵的父亲是那种从小把孩子当兵带的人,不论到你到多远的地方去,出门时父亲是连屁股都不会抬一下的,更不用提去陪考了。一切靠自己,养成了王阳独立、能吃苦、不退缩的个性。
  艺考的辛苦没白费,1989年,王阳进入专业艺术学院学习,圆了自己的美术梦。“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没要过家里一分钱。”大学时的王阳开始自力更生,联系广告公司揽活,画广告牌、沿着铁路线画宣传画,还自己设计贺卡印刷往外批发。“那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元,一本进口画册就要100多块钱,没钱买书的时候,就只能省吃俭用,一点点从嘴里抠。”说着,王阳又点上了一根烟。
  大学毕业后,王阳先是分配到艺术学校当老师,从事教学工作。没多久便被特招入伍,“可能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关系,小时候觉得当兵成天站岗放哨没啥出息,随着年龄增长思想上才转过弯来,好在入伍后从事舞美设计工作,也算没脱离本专业。”
□文工团里的普通一兵 幕布后的“拼命三郎”
□做服务保障的有心人 用心磨砺“特色品牌”
  2011年3月份,王阳被调任为济南军区政治部军人俱乐部主任,开始自己从业务干部向行政干部的转型。“刚开始压力也很大,搞专业你行,管理上到底行不行,很多人心里还是有问号的。”王阳说,面对新的工作挑战,他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性格充分融入工作之中,心里暗下决心,“要做就做最好。”
  军人俱乐部是服务保障部门,要解决好“为谁服务”、“怎么服务”、“如何服务好”的问题,王阳在制定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场馆文化营造方面做足了工作。为了加强交流,塑造品牌,精心设计策划了三大品牌活动,立志将八一文体馆打造成济南军区对外文化和交流窗口。
  济南军区历史上有很多曾在济南军区服役的优秀艺术家因工作调动、转业、退休在全国各地,根据这一情况量身打造了“老兵回家”活动,邀请他们回到老部队办展、交流;还针对军地双拥共建推出“我们血脉相连”系列活动,以此加强了和鲁豫二省文联、共青团、各大院校、社会团体之间的广泛合作交流,推出的“东西南北兵”活动则让部队之间的交流动起来了。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济南军区八一文体馆也收录了丰富的艺术作品,仅2014年一年,收录的各类艺术作品就有141件。
  “以前文体馆以体育健身为主,现在文化和体育齐头并进。”王阳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打造具有济南军区军旅特点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军旅文化。
  虽然守着文体活动场所,可王阳很少有时间锻炼,工作几乎占据了他全部个人时间,“这几年就没休过假,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围着八一立交桥三到五公里的范围活动。”王阳说,有时觉得一天一晃就过去了,真的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人都会问一个保障单位能有多少事?“这其实是对我们工作性质了解不深,我们三个场馆中两个是济南地标性建筑,场馆是全年开放,既管人又管物,既要有声有色,又不能出纰漏,工作上既不能有粗疏,思想上更不敢有懈怠,可以说是既离不开也不敢离开。”王阳说,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能接打一百四五十个电话,2011年工作调整以来,作为中国美协会员,曾经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的他就一直没有时间搞创作,担心手生,他只能抽值班的间隙练练手。
  “想把工作干好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心服务,让大家满意。”王阳笑着说。被问及以后的打算,他笑着说:“就是做好当下的事儿。”这也是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