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警惕流脑来袭
感染人群以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为主
2015年03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8日讯(记者 王尚磊 通讯员 赵静) 春季是流脑、麻疹、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和流行的季节。初春时节,人们走亲访友的频率仍然很高,人体间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加;三月天气,时寒时暖,雨水增多,恰逢学校开学,流脑感染人群以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为主,部分青少年、成年人亦可感染发病。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初春时节,谨防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发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在50%以上,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本病传染性较低,如仅有3-4%的家庭会出现二代病例,而且大部分仅有1例二代病例。病菌对抗生素敏感,一般开始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就不再有传染性。 
  接种流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6~18月龄完成2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2剂间隔≥3个月。3岁和6岁各接种1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目前国产A+C群流脑结合疫苗已大量生产,并作为第二类疫苗用于2岁以内儿童替代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可以更早和更有效地为儿童提供预防A、C群流脑的免疫保护。
  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等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密切接触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服药不仅可防止发病,也可消除带菌状态,阻断传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