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众传媒大厦的山东新闻美术馆新馆举行明清科举文献展。
济南瓷片专项收藏爱好者聂禄民家被改成博物馆一样的展陈室,吸引故宫瓷器专家吕成龙(左)前来造访。目前,济南民间有很多这样的收藏高手,希望建设私人博物馆将藏品与人交流分享。
历城区天晴峪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的老相机。
2012年9月,济南市提出建设“百座博物馆”的目标,并由市主要领导亲任领导小组组长。时隔两年半之后,目前已经建成180余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民俗馆等,“超额”完成任务。
文/片 本报记者 乔显佳
180余座博物馆已免费开放
3月10日,记者从济南市文广新局获悉,截至本月,济南市已经建成并开放180余座各类博物馆。其中,由省、市、区(县、市)文化系统进行归口管理的博物馆30多座,作为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的主体,仍占有主导地位;驻济院校以及行业专题性博物馆数量占总数约7成;另外还有一批展示个人收藏的私人博物馆,以及农村自办博物馆等。
建设百座博物馆工作中,济南市文物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线索,社会反响强烈。组织了上千人次走访、筛选这些建各类场馆的线索,彻底摸清了全市博物馆的底数。不断加强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能体现本行业、本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另外,还出资修缮和建设了“五三惨案”蔡公时纪念馆、老舍旧居、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济南孔子文化博物馆、孝文化博物馆等。引导企业、个人建成山东邮电博物馆、济南宏济堂博物馆、供水博物馆、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旧军孟洛川纪念馆、城子崖黑陶艺术馆、齐鲁赏石博物馆、济南粮食管理所博物馆等。上述博物馆以及各院校博物馆、驻济部队博物馆、个人博物馆目前均已实现观众预约免费开放。
博物馆发展要搭旅游“顺风车”
记者近日从济南市文化西路经过,看到齐鲁医院前面有指示牌:老舍旧居,感到很亲切。似乎整座片区也因为名人故居的存在多了一些文化气息。济南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济南市文物局局长于茸介绍,城区一些行业办、私人办博物馆开放后,来济南看病、访友、游玩的外地人成了常客,稍一驻足,就可以领略泉城的文化底蕴。为充分向市民和游客展示济南“百座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近日市文物局联手旅游局,印制博物馆地图,推出博物馆游线路,下一步将在酒店、各景区(点)免费散发。游客据此可自由组合景点参观体验。游客到来后,也将起到“以游促建”的效果。
除了市区,济南不少农村也有条件建设乡土博物馆、民俗馆。记者日前在历城区西营镇天晴峪村采访时看到,当地村民自发收藏了一些老照相机、摄像机,以及旧时村民使用的生活用品,用展柜向游客展示。
于茸说,相比公办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由企业出资建设的专题性博物馆,民间建博物馆的热情极高。看到媒体报道,济南有一位奇石收藏爱好者多次给市文物局打电话,咨询政策支持情况,目前民间建馆最关心的是资金、场地支持。但于茸局长说,此次济南打造“百座博物馆”的原则就是“政府主导,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建百座博物馆依靠的是发挥社会的潜力。一方面政府很难拿出这么多钱打造博物馆,另一方面,即便一次性出资帮助建成一座博物馆,但是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仍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否则将陷入无人照看、自生自灭的窘境。只有发挥民间的才智,才是那些民办博物馆的出路。
引入市场机制搞活文博产业
最近20多年来,济南市民聂禄民潜心收藏历代瓷片,目前已经积攒数万枚。不久前,他还选择其中部分精品瓷片出了一本《鲁民藏瓷》受到行家赞赏。对于成立私人民间博物馆,聂先生直挠头,除了建馆所需的场地、资金,开放之后的运营咋办?目前像山东博物馆这样的国家一级馆都已经免费开放,民间博物馆一般体量小,散落城区,谁还会花钱来参观?
据记者了解,为保证开放后的博物馆能够运营下去,关心此项事业的人总结出几种解决的思路。其一是由政府搞场馆建设,各民间博物馆入驻,平时交纳很少的租金或者干脆免费,这样便于观众“一站式”参观多类有特色的场馆。他们提出,为维持生存,应允许各民间博物馆将自己的藏品进行交易,以此繁荣收藏市场;其二是对私人以及行业、企业建成的博物馆,按照平方面积进行相应的资金补助,相应地还要按照政府对公共公益事业的有关政策,予以土地,税收等方面的适当优惠;另外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
据悉,目前我省淄博等市通过规划建设古玩一条街,将文博产业向一定的片区集聚,产生较好的效果。济南市可不可以在人文比较馥郁的老城区、经二路开埠区、护城河边等地规划建设博物馆片区?于茸局长说,对于前述第一个思路,政府按有关规定一般不会再出资统一建馆,但若有人愿意筹建类似场馆运营,文物部门将予以支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