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激励员工志愿者?
2015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组织员工开展志愿者服务,一方面为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员工提供了参与公益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应该说这是一项多赢的举措。但志愿者也需要激励,这往往被一些企业忽视,导致志愿者积极性降低,活动做得不尽如人意。
志愿者也需激励
  千万不要低估员工志愿者工作的难度。有的企业以为发一份通知,号召员工报名就可以了。如果报名人数不够,就通过党委、团委、工会发红头文件动员更多的员工参加。有这些想法和做法的企业为数不少,在国有企业中更为常见,但是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常常遭遇现实的打击,即结果往往是让志愿活动流于形式。
  为什么会这样?这涉及员工志愿者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企业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让员工自愿快乐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有的企业负责人认为,员工志愿者工作更多依靠的是员工自我的内在激励,“只要他有爱心,活动就可以办成。”这个想法显然太过理想。有内在激励、自我驱动的人毕竟是少数,要靠少数人群在企业内部形成常规的、有规模的员工志愿者活动是很困难的。
放权让志愿者自治
  很多青年人在上学的时候都有过被组织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经历,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自愿。现在这部分人可能就存在于你的员工之中,他们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官方组织发起的志愿者项目,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是不是上级派的任务?是不是就是走个形式?
  志愿者的核心要义是自愿,强迫员工进行志愿服务比强迫劳动还要恶劣,因为企业挟持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他们的爱心。所以,企业与员工彼此应成为志愿项目的合作方,企业充分扮演好平台的角色,放权让志愿者自治,让员工自己设计项目、选择项目,把志愿精神发挥到极致。
  在这一点上,英特尔的做法更具代表性。从2010年开始,英特尔就启动了志愿者种子基金,员工可以自行设计志愿项目,每个季度员工可以与公益组织共同就某一项目提出经费申请。事实证明,这样的志愿者组织往往能够产生更好的创意。
认可和激励缺一不可
  企业号召员工做志愿者,员工得到的不是工资,而是受助对象对爱心行为的反馈,虽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对付出了行动的个体却极为重要。
  有意识显化这些感性的体验,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志愿者的认可。比如惠普、微软都建设有专门的志愿者网络平台或者邮件组,在这里志愿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分享。
  除了认可之外,企业还需要给予志愿者恰当的激励,很多非经济的鼓励措施也能够奏效。比如,一些跨国企业实施的带薪公益假,这相当于企业为员工进行志愿服务进行了补贴。还有企业对员工所服务的公益机构给予小额资助,只要员工能够证明自己为该组织服务的时间达到规定时长,就可以向公司提出小额资助的申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