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谁来“赡养”
晚清民居藏身济南山区,亟待修缮维护
2015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院全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西屋已经坍塌。
  陈旧的临街门脸还保留着完整的清末民初风格。
  主人张洪昌,凭他的力量无法保护好这座老宅院。
  东屋房顶也已坍塌。
     吃完午饭,60岁的张洪昌常会搬个马扎,坐到自家院子里,看着逐渐破落的老宅,总会让他想得出神。如果有能力修缮这座老宅,石墙黛瓦、画栋雕梁……幻想中的老宅充满了历史的文化韵味;然而,如果修缮不成,要么看着它倒下,要么只能翻新……这些,总会让张洪昌感到头疼。


文/本报记者 崔岩 实习生 乔政文 衣柯静 片/本报记者 徐延春
雕栏民居今犹在,藏身深闺无人识
  “这是一座晚清民居,标准的四合院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王家庄村里,藏着一座被遗忘的古老民居,老宅的后人张洪昌说,这是祖上留下的,自己打小就住这儿。
  这座百年老宅,位于王家庄村中央,与周边刚建的新房形成了明显对比。高耸的门楼、厚实的木门、精致的浮雕、青石门墩,透出老宅的古朴与典雅。
  “你可以拿指南针试试,院子正南正北。”张洪昌向记者介绍,院落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房子的墙面由石砖建基、石灰和糯米垒缝、土坯砌成。如今,部分墙皮已脱落,木质已腐朽,显得岌岌可危。  
  “老宅四门八窗,全手工砌成,当时花了很多心思。”张洪昌说,这座老宅窗户采用正方形棋盘格大木窗,屋顶则利用方砖平铺,层层雕饰,别具风格。
  张洪昌说,这座老宅年岁太久,两侧屋子在近几十年内逐渐倒塌,20年前,他曾花钱翻修过一次,换了新瓦,如今也已经是破旧不堪了。
  “正屋说不定哪天就塌了,墙不结实了,屋顶也是透风漏雨的。”张洪昌指着墙上的一道道裂缝和多处坍塌的屋顶说,自己和母亲如今仍住在这里。
  张洪昌说,他和母亲对老宅有着极深的感情,父亲临终前嘱托过他,保住老房子。“我住了大半辈子,不敢拆,想保护这份历史。但我不知道,还能让它保留多久。”

周边几处古宅院,如今仅剩这一座
  记者注意到,这座老宅的西屋已经坍塌,东屋半个屋顶也没了,整个宅院中,只有正屋保护得相对完好,虽然陈旧、破落,但窗户、屋顶等木雕做工考究,风格独特,仍保留着老宅院原有的风貌,唯有后来换上的新瓦片,让人看起来不太舒服。  
  张洪昌是个文化人,自学成才搞过几个专利,很看重传统文化。多年来,他也一直奔走呼吁保护这份祖上留下的老建筑。“靠我个人,没钱也不懂技术,只能苦苦撑着。现在再不修,很快就塌了。”看着老宅命运堪忧,张洪昌无奈又揪心,他很矛盾,是否也该像别人家一样,拆掉重盖新房。
  “听老一辈说,我们村周边,原有5户类似的古老民居,但如今,其他老宅都因为年岁太久、破损严重,已经拆除重建了。如今,只剩张洪昌一家还没拆。”王家庄村主任王雷告诉记者,“条件好了,大家都想住好房子,除了老宅又没空地,只有原地重建,拆的拆、改的改,老宅哪还能留下。”
  记者了解到,张洪昌小时候摔断了左腿,失去劳动能力,一直与老母亲靠低保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让其无力修缮老宅,也是老宅至今保留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