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误信贷款短信被骗1800元
犯罪嫌疑人抓住一些群众或企业主资金紧张的心理
2015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7日讯(记者 王忠才 通讯员 李霞) 近段时间以来,滨州不少市民收到自称可以提供一定数额贷款的手机短信,一些资金紧张的群众或企业主误以为找到解决困局的途径,从而受骗上当。
  近日,田某的手机接到一条短信,大致内容为:“我公司为短长期缺少资金的贷款,三个月利息3%,年息10%”。次日,田某联系对方,要贷款2万元,对方要求田某先汇1800元的利息给他。田某汇了1800元到对方指定的帐号后,对方一直关机。
  类似被骗信息证实,犯罪嫌疑人抓住了现在一部分人群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短缺的现实状况,声称可以提供无担保快速贷款,并要求事主先付利息。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器等短信发送工具,大量发送短消息到不特定的手机用户,而提供的银行账号均为冒用他人身份证或使用假证开设的银行账户,其真实身份难以查清。一般均为异地作案。事主将钱汇入该账户后,犯罪嫌疑人迅速经过多次转帐来躲避侦查,之后在异地取款。
  警方建议,急需资金的业主到正规的金融服务单位进行贷款,切实防范诈骗陷阱,公安机关应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建议银行在柜台及ATM机旁等显著部位张贴宣传标语或警示,提醒用户切勿上当受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