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英雄山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黔 
  上世纪六十年代清明扫墓时,老师率领着我们这帮少先队员——女生穿着裙子,男生上身着白色衬衣,打着队旗,从大明湖路步行约十华里去英雄山祭扫烈士墓。
  “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想起当年风雨夜,山冈铁镣响叮叮,不是你们洒热血,哪有今天的好光景……”那歌声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眼睛润湿,也忘却了寒冷。在那个有追求和信仰的岁月,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4月,至1968年建成,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故此把原来的四里山更名为英雄山。四里山是与五里山、马鞍山西麓连接在一起,这些个山脉唇齿相依,天精地血的造化,早已是上万年的缘分了。
  我们这帮五零年后出生的少男少女,怀着敬仰的心情,爬上山坡,终于来到先烈的墓前。在英雄山的南坡处,在苍松翠柏的掩映里,安葬着1502名革命烈士,其中第一排墓碑,当时应是四个,即王尽美、鲁伯峻、刘谦初、马保三。
  直至许多年后,我方知他们的生平和伟绩。其中鲁伯峻先生,我与他胞弟余修省长(原名鲁广益)的儿子小驹乃幼儿园的朋友,成年后,小驹咧着大嘴给我叙说着鲁氏家族的往事——
  他的大爷鲁伯峻乃一九二一年的共产党党员,曾与毛泽东、王尽美等在党旗下宣誓。小驹的爷爷追随孙中山先生闹了个名垂青史的辛亥革命。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想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打出一个公平、公正的新世界,让黎民百姓过上身有御寒衣、家有隔夜粮的日子。
  王尽美、鲁伯峻走得很匆匆。一九二五年王尽美先生因病故去了,一九二七年鲁先生也被军阀杀害了。苍天不公,英才早逝啊!在山东的大地上,最早共产党的党部便设在如今“制锦市街”的一座老宅里。鲁伯峻的父亲,在院门口挂着律师事务所的牌子。于是乎,王尽美、邓恩铭、鲁伯峻等先辈们都来此处,把大门关紧,留下放哨的,在一闪一闪的煤油灯下,运筹帷幄着共产党的事业。
  五十年前,乍暖还寒时,在墓前我们这帮少先队员,举手盟誓:“沿着革命烈士的足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2015年的清明时节将至。伫立山下,我又忆起四十多年前的事情。英雄山的北坡处,原来是没有植被的。如今济南府六十岁左右的同龄人大概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参与的义务植树。在山的陡坡处,用镐头和铁锹,一下一下地挖着坑,把苍松翠柏的树苗种上,掩上黄土,从山上至山坡传递着水桶,浇灌着干涸的黄土……
  于是,英雄山的北坡才有了今天的郁郁葱葱。放眼望去,山北部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是那么的雄伟挺拔,毛泽东亲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灿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