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驻华大使安塔纳维切涅:
现在中国企业会主动联系我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记者 张文) 18日,山东—立陶宛文化周暨马流斯·尤外莎摄影展在山东省美术馆拉开帷幕,通过一幅幅风景如画的航拍作品,一个“待发现的立陶宛”近在眼前。通过摄影展、旅游推介会、企业推介会等活动,立陶宛驻华大使丽娜·安塔纳维切涅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在地图上发现立陶宛,爱上立陶宛,和朋友家人来到立陶宛。”
  这已经不是山东与立陶宛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流。去年,立陶宛波罗的海吉他四重奏组合的吉他声也曾在济南响起。“文化合作,可以加深彼此间的了解。”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罗兰达斯·克瑞斯丘纳斯说。如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大学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中国的大学也开设了立陶宛语专业。立陶宛这个有别于老牌欧洲国家的“新面孔”,正慢慢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对此,立陶宛驻华大使安塔纳维切涅深有体会。上任之初,她尝试着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敲开大企业的门,对方很有礼貌也很客气,”安塔纳维切涅说,但是会面过后,后续合作却没了下文。“而现在企业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希望探讨合作。”
  这个转变得益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日益增进。2013年,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布的《布加勒斯特行动纲要》,为双方关系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中东欧国家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新亮点、构建互联互通新走廊、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搭建投融资协作新框架、扩大人文交流新领域的五点建议。
  如今的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作为欧盟成员国,立陶宛2015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近年来,山东与立陶宛之间的合作发展顺利,据统计,2014年全省对立陶宛进出口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13%,进口增长110.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