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抢购看“中国制造”升级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前段时间,国人抢购日本马桶盖事件搞得沸沸扬扬,而后所谓的智能马桶盖被证实产自浙江时,着实给了这些抢购者一个打击,颇有些尴尬。
  近年来,中国游客境外购物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有评论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壮大,这部分人追求生活品质,愿意花高价购买优质产品。考虑到国内外在产品种类、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差别,不少人选择到国外购物。
  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许多跑国际线路的导游,经常被亲朋要求带点“外国货”回来,这些货品看起来都是高端产品,价格高,有些电子类产品还都非常人性化、智能化。笔者曾跟随一个中老年团队去韩国游玩,行程只有一个感受最为深刻,这些游客真是走到哪里买到哪里,从化妆品到日用品,再到家用电器,有些东西不一定有国产品牌好用,但就是挡不住她们的购物欲望。
  某时尚集团总裁表示,“我经常出国,也会去看、去买、去用外国产品。”他说,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优质产品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有不小差距。“中国制造”对优质产品的探索、研发起步不久,而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经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有裂痕。除了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中国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同。
  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多中国产品质量并不比国外产品差,但很大一部分中国制造企业仍然停留在贴牌代工的阶段,未能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消费者认可的名牌。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制造”产品以成本优势取胜。如今生产成本抬升,消费者流失等困难接踵而至。中国企业要想留住消费者,必须紧跟市场的新兴需求,强化品牌意识,而不能止步于模仿和代工,只有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为“中国制造”赢得声誉。

(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