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书香混搭引人醉
实体书店提升服务应对电商冲击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泉城路新华书店里市民可以尽情地坐着看书。 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摄
  品聚书吧恒隆店。 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摄
     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于悦 实习生 苑梦月
  现在看书还用得着“寒窗苦读”吗?无论是大型的新华书店,还是私营的中小型书吧,都力图让人们在舒舒服服的环境中品味图书。现在,就连一些主营咖啡的小店也喜欢在屋里摆上几本书,让客人能享受着咖啡和书籍的混香。

  在新华书店
也能喝咖啡了

  3月18日尽管不是周末,但泉城路新华书店里读者还是不少。早上10点,在一楼大厅里的书桌上,几位读者已经在那儿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这几个书桌是书店里阅读环境最好的地方,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读者过来看书,有几个人还是常客。”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书桌是在2014年年底设立的,这是新华书店改造工程的组成部分。
  泉城路新华书店的改造升级工程在2013年底便已开始,而今年的改造工作将于本月底启动,主要对一楼前厅与夹层进行施工,预计此后一楼夹层将会改造为可边喝咖啡边看书的书吧。济南新华书店销售部主任袁雪称,升级改造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每个楼层的休息区增多了,有很多地方可以供读者坐下来看书,“所以进店看书的人明显比原来多了,至少多了10%,销量也在不断增长。”
  对于为何要建这样一个书吧,袁雪称,虽然在书店各个区域都有看书的地方,但对于想要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耐心阅读的人来说,书吧要比大厅更加舒适,环境也更加高雅,相当于阅读专区。
  “虽然现在同质化的书很多,但书肯定要翻翻看。很多人来书店阅读一本书,短时间内肯定没法看完,觉得不错的话就会买走。”袁雪说,“在外界看来这样对一些图书造成了损耗,但从我们销售来看,还是有好的影响的,只有看的人多了才会买得多。”
私营小店:
书和咖啡可以兼得

  除了新华书店,济南已经有了几家能够喝着咖啡看书的小店。品聚书吧就是一家以图书经营为主,并兼售咖啡、茶等饮品的店。2013年,品聚书吧在高新区开设,虽然名为书店,但店内咖啡机、音响、吧台一应俱全。客人既可以在店内购书阅读,也可以点些饮品坐下聊天。
  2014年底,品聚书吧在恒隆广场4楼又开设了一家分店,这里面积约300平米,排列着十余个书架和书台,以及十几套可坐下来看书、喝咖啡的桌椅,图书类型集中于人物传记、生活杂记等人文社科类。除了卖书,书吧还出售咖啡,兼卖一些茶具、明信片等小物品。
  除了品聚书吧,佛山街上的“那儿咖啡”也和图书联系在了一起。不同的是,咖啡店里的图书来源于一个名叫“荒岛图书馆”的公益组织。荒岛图书馆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设点,那儿咖啡馆是他们的济南分馆。咖啡馆老板介绍,店里图书均来源于公益人士捐助,来喝咖啡的客人也大都是店内看书,很少有外借的。
  “我们在全国各地设小型图书馆,是想补充和完善公立图书馆的一部分功能,让更多的人能够更方便地看书,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荒岛图书馆的志愿者小陈表示,他们借助咖啡馆来设点,主要是觉得这两者容易共融,咖啡馆的客流能够让他们的图书馆得到宣传,而图书摆在咖啡馆里,既能提升店内品位,又可以延长客人在店内的逗留时间。“关键还是咖啡和图书的消费人群比较重合。”
  而很多原本主营咖啡的小店也推出了阅读服务。在山师东路上的“三楼上的猫”咖啡馆,已经开业五年多。老板表示,他自掏腰包买了上百本书,大多数是散文、随笔之类。老板介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客人在店中能够边喝咖啡边看书,多停留一会儿。“之前这里的学生比较多,现在各种各样的客人都有了。”由于这家店名气较大,到了周末生意一直不错。
实体书店:
提升服务应对电商冲击

  近年来,电子书、网上阅读的普及让省城许多书店,特别是私营独立书店受到冲击。“很像书店”、“闲情瓦当”等别具品位的小书吧相继关门。品聚书吧投资人徐欣也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家都转向从网上买书、下载电子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对书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针对有些读者从书店看到喜欢的书,再去网上购买的现象,袁雪表示,网上售书与他们也是一种相互带动的关系,“也有一些读者从网上看到销售榜后,要来实体书店看内容,看书是不是真的卖得好。”而她也表示,实体书店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让读者感受到在网络上无法得到到好处,来应对电商的冲击。
  例如品聚书吧就经常在店内举办一些讲座、读者沙龙。一方面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场地占用收入,另外也可以吸引客流。“在网上只能买书,但是线下的活动上我却能见到一些书的作者和其他书友,这些在网络上是得不到的。”一位参加过品聚书吧读者沙龙的市民说。
  现在,新华书店也会辟出场地来举办活动,吸引人气。在此次新华书店的改造工程中,五楼的报告厅就是新创设的,一些读者沙龙活动经常在此举行,“我们的作者资源比较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这种活动每个月都有两三次。在地下一层少儿区,每周也有讲故事活动。”
读者:
纸质书更有感觉

  随着济南中小学正式开学,新华书店里主要顾客成了大学生和老年人。相比于老年人,年轻人对于网上阅读、电子书等新东西更加熟悉,但很多年轻市民表示,在书店看书更有感觉。
  小王正在图书馆寻找《平凡的世界》,他说自己也买了一部kindle阅览器,但看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感觉的确很不一样,“电子书很方便,还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书,但一些新书不好找,还经常有错字漏页的情况,起码正版书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看电子书久了就有些乏味,但捧着一本实体书阅读的感觉很好。”小王表示,当自己遇到一些自己很感兴趣的畅销新书时,都会来书店看一看,被吸引住就会买。老一点的书她也会针对性地收集一些摆放在家里。
  40岁的张先生则觉得,书店中图书种类更全,而且长时间阅读的话对眼睛不会有很大损害。“图书馆中一些书的内容有些太老旧,书店里则很多样。”张先生喜欢读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可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网络,对新书的反应都不是很快。“来这里一坐一上午,安静而且舒服。”
  对于咖啡和图书的联姻,有些市民在觉得新奇之余,也觉得两者不应该捆绑过紧。如今很多书吧或咖啡馆都要先消费才能落座,这使得许多读者对此望而却步。在山东大学读书的小郭称,她以前也慕名去过泉乐坊的一家书吧,本来只想选几本书坐下来浏览一下,过一个文艺的周末下午,但刚坐下来就有服务员拿来菜单,上面的餐饮价格还都比其他地方高,只好点了一杯价格最低的咖啡。
  “我们主业是咖啡,如果客人只看书不买咖啡,那我们也要赔钱的。”泉乐坊一家咖啡店老板说。

相关链接:济南独立书店只剩一家
  济南曾经有过多家民营实体书店,像闲情瓦当书吧、席殊书店、爱书人书店,以及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和致远书店等。它们各具特色,也曾经吸引了不少爱书人,但这样的景象并没有维持很多年,近几年,由于房租上涨、客流量减少、读者只看不买等原因,这些书店纷纷倒闭或撤离济南。目前,只有品聚书吧一家独立书店在营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