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也是一门手艺只靠给孩子买书作用不大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所谓的书香门第,有两个要件,一是硬件,以前书籍和教育都很昂贵,穷人享受不了;二是软件,即家里有读书的习惯,这样才能传承,一个家族源源不断产生人才。现在硬件便宜了,但书香门第还是少数,就是因为软件——父母长辈都阅读的家庭,照样不多。阅读也是一门手艺,父母不掌握,只靠给孩子买书,作用不大。
  @连岳。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电子表时的惊奇和艳羡。当时是父亲的朋友来我家,他看我爱不释手,就说这是送给你的。我说,好贵吧。他说不贵,也就10来块。我大吃一惊,当时机械表要百多元,我还以为电子表更高级,更贵。现在明白了,从当年认为电子表比机械表神奇好玩高级,到后来认为电子书比纸书更神奇好玩高级,这里的发展脉络是一目了然的。
  @严锋。   

  人在什么岁数就长什么样子,这才是最自然的事。看到有人千方百计去“驻颜”,又是拉皮又是抽脂的,让人觉得辛苦得不行。如果是演员,倒还有点必要,一般人何必去受这个苦呢?让自己到什么岁数就什么样儿不是最简洁的选择吗?
  @李银河。  
    
  我最讨厌把文化弄出神圣感。看见把“国学”说得神乎其神的就烦。有活力的文化从来不会搞成神圣化的,有自信的文化也从来不会喊着人来继承。把文化弄得一张国字脸,一个大背头,左膀子纹着继承右膀子纹着弘扬,看着都累。
  @押沙龙。 
  
  最近一直在看网络文学,算是调剂,多半是玄幻和特种兵类。感觉文字很反映作者内心的隐秘愿望,多数作品的共同点:主角能力过人,人品完美重情重义,然后金钱别墅豪车应有尽有,最后还一定拥有权力美女如云。我跟朋友说,这真是缺啥补啥。
  @静娅。

  经历了漫长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大学生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学教师需要花比正常条件下多得多的精力,才有可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潜能。可是恰恰相反,大学教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少得可怜。最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是那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但由于老师没有时间,在中国高校中难觅踪影。
  @彭景涛。

  现在能陪你爹妈天天聊天的估计除了骗子,就是卖保健品的了!所以聊天费特别贵!
  @互联网的那点事。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一件喜欢的商品打折了,把它买下,并不是在花钱,而是在赚钱。
  @追风少年刘全有。
       (三七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