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奇花异草叫不出名字?找“植物人”问个明白吧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很多人对于植物的最初认识都是来自书本。但到了春暖花开之时,真正亲近植物时才发现,书上的知识压根不够用。怎么办?找位专业人士科普一下才是正道。在微博上,植物学博士史军便是一位从事植物科普的专业人士,网友们只需要拍下植物的相关照片@植物人史军,便能获得生动的解答。枯燥的专业知识被史军讲得通俗易懂,史军的微博也成为网友心目中的“植物学资料库”。

  微博在线科普
“奇花异草”

  “植物人”三个字并不能算是个“喜闻乐见”的词,但史军却并不在意,并且直接用在了自己的微博账号ID里。作为植物学博士、果壳阅读策划人,他的一项“副业”便是和网友们互动,科普网友们拍摄到的“奇花异草”,现在他的微博已经有4万多粉丝。
  史军的微博也因此成为了网络版的“植物园”。近日,网友“小建子哥”拍下了两张椭圆形果实的照片,微博抄送给了史军,“这是什么东东呢?很好吃,野外长的。”史军在4分钟之后迅速做出了回复,“牛奶子,胡颓子科的植物,可以鲜食,可以酿酒。酸酸甜甜口味不错。”针对吃货网友的提问,同样爱吃的史军还补充道,“在山上不要随便吃野果,如控制不住嘴巴,建议随身携带植物学家或高经验值向导。”
  网友“周Q年糕”带着一个柠檬状的果实向史军提问,“我娘买的什么巴西柠檬,我觉得柠檬不该长这样,而且泡水味道有点怪!这到底什么玩意儿?能吃吗?”这个奇怪的“柠檬”被史军鉴定为“香橙”,“香橙,不是橙子,宽皮橘和宜昌橙的杂交后代。酸涩苦都占了,还好香味儿比较好,蜂蜜柚子茶的主力就是它们了!”
  翻翻史军的微博可以发现,从最常见的二月兰、白杨,到外形颜色都有些砢碜的火星果等植物,史军都能在较短时间迅速说出它们的“归属地”,自诩“爱吃的植物学工作者”的史军还不忘顺手抄送相关植物的“味觉报告”,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史军都替你做了“先行者”。
网络“植物园”
迎来粉丝扎堆

  三句话不离“吃”的史军不仅主动回答网友的提问,自己也隔三差五发一些罕见的植物图片。最近,史军向粉丝们科普了一种名为“结香”的花。“最近经常被问到这个花,也屡次回答哈,这就是结香。瑞香科的植物,大家可以广而告之哈。也可以试着给它们的茎条打个结,还是能够生长的(前提是自己家的,破坏公物是不可取的哦)。它们的茎皮纤维可以用来制造高级纸张和人造棉。”
  虽然外形样貌有些“灰头土脸”,名字也并不算广为人知,但“结香”的另一个“名字”却更为通俗易懂。网友“树小姐的藤蔓”在史军的微博评论中回复,“所以补充一下,传说中的‘连理枝’说的也是它哈。”
  转发科普的植物太多,“植物人史军”的微博里也扎堆聚集了一群热爱植物的粉丝。每当史军科普完一种植物后,粉丝们便在微博评论里畅聊起来。一条关于宝塔菜的微博甚至还炸出了全国各地的粉丝“吃货”。
  网友“绝望的祖父”来自天津,他表示,“天津人管这个(宝塔菜)叫地葫芦儿”。
  网友“半边芒果”则评论道,“四川人管这个叫地姑娘儿,一见着就要买一大堆回家泡一坛子。”更多的粉丝则是从中长了不少见识,“从小一直认为宝塔菜的形状是机器削出来的!”
做科普
全凭兴趣爱好

  作为中科院植物所毕业的植物学博士,史军的本职工作是果壳阅读的策划人,科学松鼠会成员,还出版过《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大豆的N种死法》等科普读物。
  史军表示,自己早在2006年就开始从事科普工作了,全是凭着兴趣爱好在和网友互动,并没有回报。和网友互动的过程中,史军收获着交流的快乐,“网友提问的大部分植物都能答上来,若是一些比较少见的热带植物,我会将图片和植物学圈子里的朋友们一起分享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最终结论。”
    (据《重庆商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