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离开孩子活不了”
71岁“由奶奶”15年里一天往返4次接送孩子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由奶奶护送孩子上校车。
  由桂芳常年准备小纸条。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从商河县县医院到实验小学,一天往返四次,一做就是15年。酷暑严冬,风雨无阻,她总是第一个守在校车旁边,拿水递衣管学习,成了孩子们的“贴身保姆”。曾经,她获得过“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称号,那是对她30余年教师生涯的肯定,如今,她是孩子口中可亲可敬的“由奶奶”,这是对她15年校车护送的馈赠。
一天往返4次接孩子,一做就是15年 
  每天早晨7点,71岁的由桂芳准时来到商河县医院校车集合点,她总是第一个站在路口迎接她的孩子们。路过的医院员工都会笑着和她打招呼“由奶奶,又接孩子啊。”其中有的医生就是她带过的孩子,路过的赵女士说:“由奶奶都接送孩子15年了。我小时候,她就接送我,说不定过几年由奶奶就接送我孩子呢!” 
  这天早晨的气温有点低,由桂芳七点到了校车停放处,等了10分钟才有家长来送孩子。孩子陆续被家长送来,由桂芳看见孩子就一直“唠叨”。“媛媛,你把衣服穿好”、“哲哲你的水杯在哪呢?”“然然,你的作业本呢”……时不时给小朋友整整红领巾,戴戴帽子,扣好上衣,30分钟愣是没闲着。 
  7点半校车发动,她将孩子一个个护送到车上,34个孩子清点完毕,看着孩子一个个坐好,才让王师傅发车。从商河县医院到实验小学大约10分钟的路程,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及时提醒没有坐好的孩子,却从来没有注意路旁的景色。有一次,女儿对她说:“妈,明天带你去田园路那家店买件毛衣。”她一脸茫然地说:“田园路有卖毛衣的吗?”
  女儿不禁抱怨:“您每天往返四次,在那路上都走了15年了,还不知道有没有卖毛衣的,您都在车上干嘛啊?”她义正言辞地说:“在车上,八双眼睛都不够用,哪有闲心看两旁的店啊,我得时刻盯着孩子们,要不一个急刹车,坐不好的孩子就容易磕着碰着。” 
生活学习两不误,成了孩子们的“贴身保姆” 
  在实验小学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由桂芳身上挂满书包水杯。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老人能拿十几个水杯,背着四五个书包。每当别人问起,由桂芳总是笑称“我身上全是宝物”。有的家长怕由桂芳累着,常和她说:“由奶奶,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用帮他们拿着,他们能自己拿,水杯也不沉。” 
  由桂芳解释道,她每次帮孩子们拿水杯,并不是因为孩子们拿不动,而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她说:“之前见到过有的小学生闹着玩,拿起水杯就抡,打在头上就容易脑震荡了,我帮他们拿着是防止他们打架,小孩子下手都没轻没重的。”记者发现,由桂芳在护送孩子上车时,总是帮他们托着书包让他们上车,遇到低年级的小朋友,由桂芳还会帮他们拿书包,看着沉甸甸的书包,由桂芳总会感叹“孩子这么小,书包咋这么沉呢?” 
  由桂芳的手里总是拿着一沓小纸条,上面写着“英语作业要检查”、“拼音要抽查”、“古诗已经背诵”......据她介绍,这是她对于孩子们作业检查的情况。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会忽略孩子们的作业检查,由桂芳就充当了“检察官”的角色。她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拼音古诗那是老师必须课,加上自学的英语,小学孩子们的作业由桂芳游刃有余。
  由桂芳背着的书包鼓鼓的,她都用坏了5个书包了。她说:“里面全是宝贝。”打开一看,里面有备用纸条,有红领巾,还有塑料袋。据由桂芳讲述,有一次一位小朋友上车时没戴红领巾,因为校车已经发动,来不及回家拿,在车上都急哭了。由桂芳当时就想该给孩子们预备点红领巾。她回家以后就让大女儿给她买了45条红领巾,每天拿几条放在包里,以备不时之需。每周六都是她洗红领巾的日子,她说:“看着那些红领巾,仿佛我还是当年的老师。” 
给孩子准备各种礼物,年纪大了全家劝不住
  由桂芳接送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毕业时收到由桂芳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本签名的日记本。由桂芳都会在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几句祝福语,表达她对孩子们的期盼,然后盖上自己的章。有人表现好,车上坐得端正,也会收到由桂芳的爱心礼物,一本练习本或者几颗糖果。而这一切都是她借外孙女的名义让大女儿买来的。 
  由桂芳时不时给大女儿打电话让她给外孙女涵涵带点学习用具来,大女儿买了好几年都没发现其中有啥问题。直到有一次,外孙女涵涵让妈妈给买练习本,大女儿才发现了这个“秘密”。在女儿的询问之下,由桂芳才将实情告诉给了大女儿。她说:“孩子们小,送给他们礼物,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你不买我就自己去买了。”大女儿拗不过她,只好给她继续充当“货源”。有时候小朋友忘记拿钱买东西,她就自己出钱给孩子买,告诉孩子回家不要和家长说。她说:“很多家长知道后都会给她送钱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用麻烦大家了。”
  六七年以前,由桂芳不小心将脚踝扭伤,没等恢复好,就又去接送孩子了,结果落下了病根,现在她受伤的脚踝还是红肿状态,走路有时也一瘸一拐。她今年都71岁了,家里人劝她不要再接送孩子了,结果谁劝她,她和谁急。 
  二女儿劝的最凶,母女俩差点断绝关系。
  小女儿彭瑷来劝她,她说:“我不干浑身难受。”后来就给小女儿讲了一大堆大道理,结果身为说客的彭瑷反被由桂芳劝住了。彭瑷说:“我们全家谁也劝不了她,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看着挺心疼,但咋说她也不听,她高兴做就让她做吧。” 
丈夫一年住院5次 仍不耽误她工作
  由桂芳的丈夫彭先生身体不好,去年住院5次,可是她一天工作也没耽误,都是女儿轮流请假照顾父亲。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于我来说,工作第一,三顿饭其次,最后才是家。”每天早晨七点半、一点半送孩子,十一点半、四点接孩子,这样往返四次下来,她的时间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再加上有时遇到忙事,常年生病的丈夫,很难得到悉心照料。 
  对于丈夫,她也很内疚。她说:“有时候忙起来,我俩就对付着吃点,我还好,让生病的他和我一起,挺对不起他的。”丈夫有时也开玩笑“那是因为咱俩感情不深。”没办法,工作一直是她的全部。据她回忆,当年父亲病重时,她在夏家村忙于工作都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她对于女儿们的照顾远没有对她的学生贴心。 
  在她家里,记者看到了一堆证书,有“全国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等称号。她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学生是我的全部,现在孩子们就是我的全部。”丈夫彭先生说:“孩子那是她的命啊!”据彭先生描述,每次放假,无论是大假小假,她都会生病,不是这疼就是那不舒服。她自己也纳闷,她说:“一放假就不舒服,到了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自动好了,和上了弹簧似的。” 
  由桂芳说,有时家长碰到她在路上拿着东西,都会帮她提,甚至有家长明明反方向走,都会倒回来帮她。每每如此,她都会说:“我也没替他们做多少事,人家这样对我,很感动。”15年前,县医院蒋院长安排她接送孩子的时候说过“孩子交给你,咱医院的人都放心。”她说:“我要对得起家长的这份放心,说句实话,和孩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离开孩子我真活不了,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