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月,更多人找到了工作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宁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热情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郭召利 秦峰 张慧慧

  今年1月至2月份,济宁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给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失业登记,介绍相关适合工作,发放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岗位开发补贴等,让更多困难群体找到工作。

694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市民马先生最近很高兴,他和双胞胎弟弟下岗后,通过“就业援助月”活动,又要重新就业上岗了。
  原来,2014年8月份前,马先生和弟弟都是济宁一家机械加工企业职工,因为整个行业不景气,兄弟俩失业了。父亲本是一名下岗工人,母亲无业,这让一家人顿时陷入困境中。在济宁市就业办进行失业登记后,今年初,济宁市交警支队面向困难群体提供了60个公益性岗位,就业办工作人员赶紧通知兄弟俩准备相应材料。“现在我们已经参加过笔试,就等着结果了,估计没问题。”马先生很自信。
  和马先生一样,在今年的就业援助月中,享受到类似就业援助的还有很多人。济宁市就业办副主任金霞介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多更大,就业援助工作更加艰巨。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和各类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实际困难,济宁市人社局1月至2月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并稳定就业。活动期间,全市新登记就业困难人员800余名,走访援助对象家庭1048户,印制发放政策宣传资料40000余份,累计收集适合困难群体就业的各类岗位信息近4000个,组织专场招聘会30场,帮助694名援助对象实现就业,帮助727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帮扶援助政策。

两日内可享岗位、技能服务
  除了给这些就业困难人员和各类困难群体介绍工作,济宁市人社局还通过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帮助这些群体就业创业。
  具体来说,社会保险补贴包括灵活就业人员、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以及开发公益性岗位三个部分。办理了事业登记已领取事业保险金期满的就业困难人员,申报从事灵活就业,并自愿接续社会保险的,经认定后,每人每月可享受20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当年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的,以当年最低缴费技术为标准吸纳人数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
  另外,从2014年起,对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小微企业,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就业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岗位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有了政策的托底,在今年的“就业援助月”中,济宁市人社局全面落实“两工作日限时就业援助”,在两工作日做好就业信息提供3个工作岗位、技能培训提供2项选择、创业扶持提供1次专业服务。春节前,市直面向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岗位数十个;集中发放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272余万元。任城区深入困难群体家中走访慰问,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50户。鱼台县深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通过县经济开发区、张黄工业园两个工业区,开发出保洁、安保等适应大龄人员的工作岗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