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餐饮趋冷大众餐饮挺火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好吃不贵,环境优雅成竞争法宝。本报记者 于伟 摄
     本报记者 于伟 苏洪印 高雯

  小城故事饭店突然关门,让饭店内的员工有些措手不及。实际上,科苑路等美食街的餐馆生意也不太景气。在高档餐饮不景气环境下,一些大众化特色餐饮店却异军突起,迅速抢占餐饮市场。“既有特色,价格又不贵,环境还优雅”成为大众化特色餐饮店取胜的诀窍。

高档餐厅生意不大景气
  科苑新天地,曾一度云集着众多西餐厅、中高档料理店。细心的市民发现,这条街上的店面更迭频繁,不少中餐、西餐厅关门歇业。
  18日下午,科苑新天地,不少餐饮店面,处于空房待租状态,孙先生的异域餐厅便是其中之一。这家主打泰国菜的餐厅,虽然餐厅内华丽装饰还在,但大门紧闭,玻璃上张贴着“吉房出租”。
  “刚开业,很多顾客来尝鲜,生意不错,半年之后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孙先生发现,来品尝的市民大多图新鲜,尝过之后就不再来了,难有回头客。
  “把消费人群瞄准商务人士,口味却难以致胜,与大众需求不符。”在孙先生看来,随着新型商业综合体的开业,个性独特、口味受欢迎的行业竞争餐厅越来越多,竞争不断加剧,让他最终难以支撑。
  “现在大众化餐饮、快餐业都没大问题,而高端餐饮特别受影响,中端餐饮市场也不景气,尤其没有特色的餐饮店也面临淘汰。”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秘书长王冠良说,从去年开始,很多餐饮业店主都在观望寻求转型升级,现在餐饮业正面临重新洗牌。

大众特色餐饮逆势上扬
  芙蓉小镇、天禧……提及这些餐饮店名,济宁市民并不陌生。在餐饮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大众化的特色餐饮却异军突起。
  “来吃饭的有学生、有工薪阶层,也有商务人士。我们不推特定宴席,而做大众化特色餐饮。”说起生意红火的秘诀,芙蓉小镇负责人周恒用了一句话概括,“既有特色,价格又不贵,环境还挺优雅。”
  羊汤、热豆腐、烧饼……这些在街头常吃的济宁特色小吃,也被摆上点菜台,并成为招牌菜。“店里装修是江南风格,菜系齐全,江南菜、湘菜都有,但本土特色菜,仍是我们的主打菜。”周恒说,在坚持大众消费同时,做出本土特色,同样必不可少。
  在节俭风的影响下,周恒也感觉到餐饮环境的变化。“现在市民消费更加理性,人均消费额降了下来,对环境的要求更高了。”周恒坦言,坚持大众化餐饮之路,其实就在薄利多销。

高档餐饮忍痛割爱转型
  转型,转型,这成为不少中高端餐饮店急需考虑的问题。
  “以前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商务接待占到近九成。”一家商务酒店负责人坦言,在“禁令”之前,针对商务及公务人士,这家酒店有着100多元的人均消费标准,配备了100多人的服务团队。如今,半个月也卖不到从前一天的营业额。如今,酒店把人均消费标准降到60元,正在努力转型,吸引普通消费者。
  “我们餐饮店原来主推商务餐,针对商务人群,现在人均消费额明显降低,酒店也就定位大众化的农家餐。”不过,一家餐饮店王经理也坦言,对于原来主推商务餐的酒店来说,转型同样面临困境。
  “原来装修,设备投入费用大,现在转型大众化餐饮店,每天的收入可能都难以抵消支出。”在周经理看来,以政务、商务接待为主要客户商务酒店,经历着转型带来的阵痛,同时面临着优胜劣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