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完成
4108套国有单位文物被认定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菏泽3月18日讯(记者 李德领) 17日,记者从菏泽市文物局获悉,菏泽历时4个月的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完成,省文物局专家组对菏泽学院、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30家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最终认定,通过对16939件实物实地查看认定,最终认定文物4108套(16344件)。
  据菏泽市普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认定是普查工作的重点之一,为做好这项工作,从去年9月16日,市普查办就召开专门会议,对全市文物系统外的文物认定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确定了分步进行的工作思路,即先由各收藏单位自行登记,并上报各地普查办申请认定,再由市普查办统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初步认定。同时成立专家库,从专家库中抽选3名高级职称专家组成专家组。从去年12月开始,文物认定专家赴菏泽辖区内9个县(市、区)开展文物认定。
  近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于海广、原济南市博物馆馆长何洪源、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组成的省文物局专家组来菏泽,对菏泽学院、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30家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收藏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最终认定,通过对16939件实物实地查看认定,最终认定文物4108套(16344件)。文物类别主要包括古籍、碑刻、徽章、家具等。
  据了解,通过普查新发现一批可移动文物,如菏泽学院图书馆收藏的9446册古籍图书,菏泽一中的1450册古籍图书。同时,普查还发现一批珍贵文物,如牡丹区档案局的清《恭祝话授武显将军青岳崔大总戎大人五十大寿荣寿序言》写本,及郓城县档案局收藏的各种类别的鲁西行署发行的纸币。
  之后,菏泽市普查办将按照省普查办统一部署,督促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做好文物摄影和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上登录报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