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沈志强: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向沈志强颁奖。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三十多年前,人们没什么可吃的。今天,人们不知道有什么能吃。这就给我们的食物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就是要吃得安全放心,又要优质美味。”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沈志强说,他作为一名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近3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坚持科研课题来源于生产市场需求,以畜禽重大疫病和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成果成功产业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沈志强介绍,他们结合滨州实际,以地方良种保护选育与开发利用为目标,常规育种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成功选育出了国家级畜禽良种——渤海黑牛和洼地绵羊,为地方良种保护选育与开发利用及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沈志强介绍,为了用好、留住人才,他跟他的团队实施人才战略,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人才来山东绿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园创新创业,园区博士学位人才约占全市10%,硕士约占全市5%,人才贡献率不断提升。
  推动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就要突出产学研合作。沈志强介绍,以创建研学产合作创新特色研究院为目标,领办创建了山东绿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园,建立了一批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但解决了600多名研究生和大学生的高端就业问题,而且成为滨州唯一批量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的人才培养基地。研学产一体化与人才科技产业一体化成为园区的突出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年创社会经济效益几十亿元。
  本报通讯员 吴旭东 王兆松 本报记者 王晓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