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校园足球 不是为选球员”
全市120所中小学,41所申报、12所进入教育部核批程序
2015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锦华小学学生上足球课(资料片)。
     日前,《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正式出炉,其中,校园足球多次被提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记者采访得知,早在2011年威海就已经开始试足校园足球,2014年成为山东省校园足球六大试点市,在普及和推广校园足球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目前,威海按照各年龄段中小学生特点,利用“五人制”、“七人制”等不同人制足球,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并争取在未来三年内让所有中小学全部可以踢足球。
41所学校申请试点 其中,12所学校的试点申请已送达教育部
  早在校园足球成为热点之前,校园足球在威海就已经扎根发芽。
  2014年底,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申报方案一出,全市170多所中小学中,41所主动申报,经审核,12所学校通过省教育厅审定,递呈国家教育部,等待批复。
  国家教育部计划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目前,校园足球基础深厚的环翠区正在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截至目前,环翠区已经举行了21届中小学生‘希望杯’足球比赛。”环翠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环翠区中小学基本能达到班班都有五人制足球队,2015年“希望杯”足球赛计划增设初中组五人制足球和小学组的基本功测试赛,6月份还将举行环翠区中小学生首届五人制足球联赛。 
  “2011年威海就已经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工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威海将小学纳入足球联赛体系,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和校、区市、市逐级联赛体系。
  据日前印发的《2015年威海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竞赛规程》,足球联赛中首次设置小学组,增设五人制、七人制足球赛。
  该负责人透漏,2015年,威海还将评选10所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足球教学、训练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意在学生全面发展 目的不是为了选运动员,更不做面子工程
  “并不是强求孩子们踢得多么正规,在最初阶段就是玩,让他们随便踢,一个大操场,一百多个孩子都在踢球。”威海九中的相关负责人这样阐述学校普及、推广校园足球的宗旨。足球在校园的普及,目的不是为了选足球运动员,而是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其次才是竞技。”该负责人说。 
  “要让学生先喜欢,再谈校园足球的普及和推广。”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这也是威海先试水“五人制”、“七人制”足球的原因之一,相对正规的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七人制”足球运动时间短,重在技能对抗,趣味性强,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能、年龄特点,很容易在中小学生中普及。 
  足球运动作为一个集体运动,可以培养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团队的精神。足球的对抗性,让孩子在对抗中,学会生存,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理解自己和对手的关系——既对抗还得互相相融。培养了孩子随机应变、应对危险、克服困难的能力。
  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社会各界对校园足球的热情高涨,坚持先普及再提高是谨防校园足球走进误区,不做面子工程。
三年内全市中小学 都有场地“开大脚”
  在普及推广校园足球方面,威海采用的是专业教练员培训与试点学校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同年龄阶段推广五人制、七人制足球,小学和初中女子普及五人制足球,初中普及七人制足球,高中可进行十一人制足球。
  “五人制、七人制足球对场地的要求低,塑胶操场就可以。”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威海普及校园足球以培养兴趣、普及知识、打好基础、体验快乐为基本要求。以环翠区为例,全区31所中小学基本实现了塑胶操场全覆盖,为校园足球的普及提供了条件。
  除场地,校园足球的发展还需专业教练,“四五月份将进行下一轮足球教练员培训。”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威海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市体育系统足球教练员培训,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性。
  据悉,结合实际,威海将建立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和促进足球人才成长的上下贯通体系,设立足球进校园实验区,用三年时间实现100%中小学校具备开展校园足球的师资、场地、经费等基本条件,促进中小学足球人口有效增长,打造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和校、区市、市逐级联赛体系,基本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目前,威海正在制定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对校园足球推广做更详细的安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