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潍坊青州高柳镇王家村的农民工
2015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心建成了,陈立吉(右一)与农民工兄弟一起读报。
     21日,潍坊青州高柳镇王家村的农民工就像过年一样,扭起了秧歌,庆祝农民工活动中心启用。这一切都因为王家村的陈立吉,这位62岁的老人花了五年时间,凭自己一人之力填平村口垃圾坑,并筹资12万元建起活动中心,里面可以读书看报打球,农民工兄弟免费使用。民工们亲切地叫他“雷锋”“老大哥”。

  文/片 本报记者 丛书莹  

为了填坑,变成“土人”
  着装朴实,笑起来很慈祥。今年62岁的陈立吉是青州市高柳镇王家村人,村里人还有他的农民工兄弟,有的称其为老大哥,有的称其为雷锋。他总是谦虚地说:“别别别,叫我老陈就行。”
  正是陈立吉,自己花钱建起了一座农民工活动中心。
  “以前农民工在等活的时候没事干,大都蹲在一旁聊天,就想着,要是有一个地方供这些人休闲娱乐该多好。”陈立吉说,农民工在此可以锻炼身体,学点知识。
  有了想法,却没空地,陈立吉没有太多钱去购置土地。五年前,他曾因无地可建,成宿睡不着觉,在各处碰壁后,他把目标锁定在了村口的一个垃圾坑。“那个垃圾坑常年闲置,没有人用。我就想填平了,建设活动中心。”
  五年来,他只要有时间就清理垃圾,并筹钱填坑。据家人回忆,老陈为了填坑,都变成了“土人”。头上,脸上,衣服上,鞋上,都是土,洗都洗不及。有时经常忙到半夜才回家,一大早就又没了人影。“那片垃圾坑直接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填坑,联系建材,购置健身器材,添置读物,五年来梦终圆。
曾经也是陈百万
最困难时捡废品卖钱

  记者看到,1000平米的中心里有健身器材,还有书屋。陈立吉说,篮球架和乒乓球台是青州市体育局提供的,其他的一些健身器材是自己买的。另外,书屋里有500多本书,大都是讲述农业技术的书,还有一些报纸和杂志。
  “手里没有太多钱,都是攒点,买点。所以才拖了五年的时间。要是之前的话,一个月就能建起来。”陈立吉曾经也辉煌过,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挣了不少钱,当地人称其为陈百万。15年前建起了免费供农民工兄弟吃住的劳务市场后,把钱都用在了他们身上。2006年是陈立吉最困难的时候,春节期间为了换点钱买肉给大家吃,他和女儿偷偷去外面捡废品卖钱。提到这段,陈立吉笑着说,之所以偷偷地捡,是因为以前辉煌过,怕人家看见了笑话。后来很多农民工得知其困难,自己承担吃住。
  虽说负担小了,但是12万对老陈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他一年的退休金才两万多块。“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做些有意义的事。我有口饭吃,也应该让他们有。现在我退休了,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的孩子们也帮我。所以一切都不是问题。”陈立吉说。
  陈立吉的劳务市场里有1000多名打工者,活动中心启用后,他们不再无聊,有的打起乒乓球,有的读书,有的看报,很是热闹。王家村的老人们也来这边锻炼身体。
  在劳务市场打工的王先生是从甘肃来的,他说,自己平时喜欢看报,但在外打工,舍不得每天花钱买,多是看别人不要的。有了活动中心后,可以尽情地看书看报,心里很感谢老陈。
  陈立吉说,等再攒些钱,下一步活动中心还会增设更多健身器材和书籍。另外,还要联系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定期在活动中心里表演节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